走過聖母神樂院,在院舍四周有不少破舊的遺物值得欣賞,其中有一張刻有魚的石桌,石桌有少許破損,但桌面上的石刻仍清晰可辨。(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Tuesday, November 30, 2021
Monday, November 29, 2021
閒遊嶼東 - 不如天算
昨日我與幾位師兄弟閒遊大嶼山東部,由愉景灣行到梅窩,我帶了Canon VI-T 旁軸菲林相機及三支LTM鏡(Canon 35mmF1.8, 50mmF1.2, 100mm F2), 輕鬆出發,是日天朗氣清,舉目皆景,未到神學院的苦道我已經拍完了一卷36格菲林,欲取卷再續,卻因貼著自捲菲林的膠紙所阻,未能將已經曝光的菲林回收,只好放棄了菲林相機,在往後的一段路程改用更為輕鬆的手機拍攝。(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Sunday, November 28, 2021
Saturday, November 27, 2021
Thursday, November 25, 2021
閒遊鰂魚涌 - 現場記錄(二)
我這次閒遊帶了一套較為輕便的相機 - Leica M6 TTL 配兩支 Summicron 鏡頭 (35mm 八枚玉及50mm Rigid),所謂閒遊就是只選擇地區,而没有預期拍攝目標的外影活動,本著隨遇而安,因緣際會的心境去創作,好處是只有所得,而並無所失。這次走進了「怪獸大厦」的範圍,內掛滿了橫額警告外來人士不得在內拍照,為了尊重居民,我們只在外圍拍了點照,在進入「怪獸大厦」後便收起了攝材。多謝好友 Perry 為我拍攝現場照。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21
閒遊鰂魚涌 - 現場記錄
今天與好友hea遊港島,原本約好了在灣仔出發,我在路上才建議改往鰂魚涌,起步不久便經過國内防疫專家將會探訪的一間葯房,警員、記者在現場準備就緒,我們就hea著走過這個陣容。鰂魚涌是一個老區,有不少舊式大厦,其中有著名的「怪獸大厦」群。多謝好友 Perry 為我拍攝現場照。
Tuesday, November 23, 2021
Sunday, November 21, 2021
Saturday, November 20, 2021
迷失在 M+ 之中 - 藝術=政治?
在有關M+博物館開館的新聞報導中,有接受訪問的老外回應記者的誘導性問題時說:「藝術往往是帶有爭議性的,藝術就是政治…」哈哈!什麽時候藝術家都變成了政棍? 我認同藝術作品在表現上或在意念上帶有爭議性這一點,也許某些作品在意念上有其政治目的,但泛將藝術等同於政治,相信只有政棍才說得出口。(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赤柱古道 - 現場花絮
今日與幾位好友走進赤柱古道,探尋兩條古橋及一些水利工程遺跡。這段古道不足一公里,卻用了兩小時才走完,幸好沒有其他遊人,不然可能要更長時間才走出這條古道。今天帶了Bronica EC 6x6 中幅菲林相機及Nikkor-D 40mm F4鏡頭,可惜忘記了為這部相機入電池,幸好有手機可用,不至空手而回。附照為好友 Perry 為我拍攝的現場照,在此謝過。
Thursday, November 18, 2021
迷失在 M+ 之中 - 旁觀受難
在M+博物館的「焦點空間」展出了南韓藝術家組合 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 的《被釘十字架的電視機 - 天堂也不聽的禱告》, 作品引來一大群觀眾舉著手機圍觀,令我想到約翰福音十九章描述耶穌被審判時的情節...
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而心腸剛硬的猶太人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
今天遇見的不再是祭司長、差役及心腸剛硬的猶太人的忿怒納喊,而是拿著手機打卡的圍觀者及冷漠的字幕。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21
迷失在 M+ 之中 - 大家庭
在M+博物館的地下大堂設有一些座位,供參觀人士享用,然而不少觀眾卻忙於四處打卡及排隊入場參觀,只有少數年長的人士會坐下來休息,剩下了不少空出來的座位,這與一般的香港構物商場的情況有很大的分别,也許文化藝術的氛圍真的能夠陶冶出非一般的香港性情。
附照的背景為中國畫家張曉剛所作的「血緣與家庭」的海報。(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張曉剛:血緣與家庭
Tuesday, November 16, 2021
迷失在 M+ 之中 - 小我
今日約了兩位「一影會」的委員處理會務,順便到附近的 M+博物館參觀,M+博物館剛在本月12日開幕,博物館在早上十點才開門,我在十點前到達博物館時,已有很多參觀的人士在門外等候入場,沒想到香港竟然有這麽多喜歡藝術文化的人士。原本我打算再過幾個月才來參觀,所以沒有深究有那些展品特別值得優先參觀,我只走進一些沒有排長龍進場的場館,隨遇而安好了。附照為好友 Perry 為我拍攝的現場照,在此謝過。
我與《我們人民》(局部) - 丹麥藝術家傅丹的作品
Monday, November 15, 2021
重遊起子彎及黃宜洲古村 - 現狀
起子灣村就位於大路旁,並未完全被雜草野樹吞噬,村屋的瓦頂還沒有完全塌下,廢屋内還有少許破舊的家具,陽光可以照到大部分的房子,對拍攝十分有利。
(Mamiya C330 Professional S, Sekor 55mm F/4 , 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Sunday, November 14, 2021
人生的「加、減、乘、除」
剛到過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參觀【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友作品展 2021】,展出的作品在創作意念上表現不俗,可惜運用的技術水平較為參差,以至部分展品未能帶出作者想表達的意境,相信有部分參展者平日少於創作,技術變得生疏了吧。其中的一位參展者是我的好友 Roger, 他展出的作品題名為「加、減、乘、除」,意念出眾,相信他是在表達人生隨著生活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內心及外在的一些轉變,原來的「我」所剩無多。在技巧上他巧妙地以加、減、正、反的輯圖手法,在視覺上展現出與創作主題相乎的攝影作品。恭喜 Roger 展出成功!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Saturday, November 13, 2021
尋找小菴古村 - 現場花絮
上次與好友 Perry 探尋大菴古村,本想由古道走過去小菴古村,卻因亂草蓋路,只好放棄。今天與好友 Simon 再嘗試尋找小菴古村,從龍丫排村後大輋地找入口上山,可惜在桃花田後的石屎小路已廢,經花農大哥指路,走到上田寮下,終於找到上小菴山的入口。經過龍丫排村及上田寮下時,沒有想到可以遇見好幾間廢置的村屋,我馬上用掛在頸上的 Olympus Pen F 半格相機配 Nikon 20mm F3.5 鏡頭記錄。上山的路多段被山泥下塌所影響,幸好有行山隊的絲帶引路,最終找到了小菴古村。今次我帶備的主力相機是 Mamiya C330S 及 55mm F3.5 鏡頭,整個背包有七點七公斤重,走了一萬六千多步,不亦樂乎。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附照為 Simon 為我拍攝,在此謝過。)
Friday, November 12, 2021
Tuesday, November 9, 2021
新界北區新發展前訪 - 皇后山廢軍房(三)
曾在電視靈異節目上有高靈人士分享,她在日間走進這個廢置的軍營,在餐廳内見到很多軍人的靈體眾在一起,見到她的出現,便怒目對著她,她因此並沒有走進去。那天我們一眾探廢隊員,在那裡無忌諱地四處走動,領隊還提醒各人,這個餐廳很少有人打咭,一般都是在印度廟那邊打咭的多,還建議拍下餐廳裡那個壁爐,在社交平台上發放。附圖是從餐廳内望向進出餐廳的門。
(Nikon Df 相機,Nikon 24-85mm F3.5-4.5G 鏡頭)
重遊起子彎及黃宜洲古村 - 現場實錄
上週與好友 Perry 重遊起子彎及黃宜洲古村,我帶了 Mamiya C330S 相機及兩支鏡頭赴會,是日陽光普照,我竟然拍攝了兩卷多菲林共廿七張照片。附圖為 Perry 為我拍攝的現場照,在此謝過。
Monday, November 8, 2021
閒遊蠔殼山 - 隨心
今早覆診得悉化驗結果達標,心情愉快地離開診所,帶著有餘下十二格菲林還未曝光的 Nikon 28 Ti 相機,原本想在附近閒遊,在經過朗屏站時,卻上了列車到錦上路站,離開車站時才問自己要往那裡走,最終決定不入錦田,便沿著錦田河旁的行人路走回元朗,走過了凹頭上蠔殼山的路口,見時間尚早,便折返上山。我上一次上蠔殼山是在2005年的11月,當年專程上山找個好角度,拍攝錦田鄉為打醮而築起的大戲棚,而今日卻在一念之間再次上山。上山的路比當年清晰得多,更有有心人修築了梯級及木橋,方便遊人。
新界北區新發展前訪 - 皇后山廢軍房(二)
對上一次到軍地皇后山軍營是在西南面的印度廟那邊,這次隨隊初訪在東北小崗上的宿舍及餐房,聽探廢達人 劉Sir 說,皇后山軍營可以玩上一天。相信我還有很多處未探過。
(Nikon Df 相機,Nikon 24-85mm F3.5-4.5G 鏡頭)
Sunday, November 7, 2021
新界北區新發展前訪 - 皇后山廢軍房(一)
昨日跟隨廢探達人 劉Sir,到將會發展成「大都會」的新界北區一帶探訪,雖然我對政府辦事效率心中有數,變天的日子遙遙可期,相信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現狀的日子還多得很呢,實際上,這次探訪主要的目的還是和同道們見見面,消遣消遣。我這次輕裝出發,帶了 Nikon Df 數碼相機及兩支變焦鏡頭,另外還有一部 Nikon 28Ti 傻瓜菲林相機。
(Nikon Df 相機,Nikon 24-85mm F3.5-4.5G 鏡頭)
Thursday, November 4, 2021
横山腳下尋古村 - 擺烏龍
這次外影我擺了個烏龍,我一直以為在菲林盒内的是 Fomapan 400 黑白菲林,直到拍完整卷之後,把菲林拿出來時,才知到是那卷過了十年以上的國產 Lucky SHD 100 黑白菲林,這意味著這卷國產菲林有兩級的曝光不足 (2 stops underexposed),於是乎我在顯影時加時谷沖 (push processing),意想不到的是,這卷過了期十多年的國產菲林,在兩級谷沖之後,暗位仍然層次豐富,就只是因年月久遠,菲林上有少許襯紙的印痕。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75mm F/2.8 鏡頭,Lucky SHD 100 黑白菲林,25A 濾鏡)
横山腳下尋古村 - 廢宅
横山腳下村就在通往南涌七木橋的路旁,見到的就只剩下五、六間禿了頂的房子,被野草蠻樹重重包圍,當天陽光雖然充沛,卻被密林阻隔,光線變得柔和,散射在房子上,少了點硬梆梆的影子,沒有為房子增添凌亂。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75mm F/2.8 鏡頭,Lucky SHD 100 黑白菲林,25A 濾鏡)
Wednesday, November 3, 2021
初探北港茅坪 - 活靈芝
在茅坪的一條不顯眼的分支山路上,有不少枯樹,枯樹上都長出了不少菌類,其中一棵長出了赤靈芝(?)。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40mm F/4 鏡頭,25A 濾鏡,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Tuesday, November 2, 2021
重遊城門水塘 - 打咭冷點 (五)
我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拍攝風景照,直至最近有朋友建議趁著城門水塘水滿,到那裡看看水浸白千層的情況,為此我多帶了一支中焦距鏡頭。拍攝風景照與拍攝古村廢宅,在鏡頭選擇上最明顯的分別,是後者幾乎不需要用上中焦距或以上的鏡頭。
(Bronica EC 6x6 camera with Nikkor-P 200mm F4 lens on Fomapan 200 B&W film).
横山腳下尋古村 - 河邊草
横涌溪是少有横跨主要山路,卻又幽深雅逸的溪澗,眼前這番美景,讓我留連忘返。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75mm F/2.8 鏡頭,Lucky SHD 100 黑白菲林,Y2 濾鏡)
Monday, November 1, 2021
初探蓮花山 - 上塘古村(二)
上塘古村在元荃古道之上,卻位於政府修建的元荃花崗岩石徑之外,間中有行山隊經過路旁的文苑廢宅,卻甚少進入後面的廢村,這次參考了網上遠足達人的路線,走進了上塘古村。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40mm F/4 鏡頭,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横山腳下尋古村 - 石澗
在抵達横山腳下古村前,先經過一條石澗,名叫横涌石澗,該處流水潺潺,水清如鏡,卻又渺無人煙,可以盡情地創作。
(Bronica ETRSi 645 相機, Zenzanon PE 75mm F/2.8 鏡頭,Lucky SHD 100 黑白菲林,25A 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