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11

走訪汕尾

熱帶氣旋洛坦雖已登陸並逐漸遠離廣東沿岸,明、後兩天的天氣預測仍然是雨天。然而,我還是決定了明早追隨〝史蹟民俗探究會〞到汕尾探遊兩天。

我從未探訪過汕尾這個經常在漁民天氣報告中提及的漁港,這種 熟悉的陌生感 是驅使我參與此次活動的誘因。

據行程表所述,此行將會探遊〝遮浪燈塔、開漁期前粵東海豐與汕尾之間的漁村鄉鎮,尋訪明末清初有關的古城、營寨、煙墩、炮台遺址。〞

如此豐富的陌生感怎不教我陶醉...




圖:《路在腳下》
忽又想起那首 敢问路在何方 的歌曲(試聽由黑鴨子合唱組演繹,請按歌名進入)

Thursday, July 28, 2011

誰在「包底」

美國的經濟不濟把港幣拖累已是小孩也知道的事實,與一個靠著加印現鈔與及欠債過活的國家貨幣掛鉤實在是靠不住。

希拉里過港高調地大讚香港一番,將一頂大大的高帽蓋過了政府高官的耳目,高官們當然沒有看清楚高帽內寫著「中國捐助」的小標貼,還滿心歡喜地自以為得到了西洋正貨。

政府剛推出的〝通脹掛勾政府債券〞(ibond)既追不上通脹,更對不斷地貶值的港幣於事無補。

始終「包底」的都是小市民...





圖:《蠶食》

Wednesday, July 27, 2011

胡思的後果

正要落筆寫第一千零一篇文章時忽問自己:「我要在第一千零一篇文章內寫些什麼?」

曾有些朋友問我:「你是先選題還是先寫內容的呢?」,或是「你是看著圖片編故事還是編了故事再配上圖片的呢?」,甚至乎「你是否在拍攝圖片前己打好了腹稿的呢?」

事實上,上述的各種情況我也曾經歴過,未來亦復如是。然而,當下正在寫的第一千零一篇文章卻是從白紙開始,並沒有預先籌謀。事實上,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始於當下的意念,似乎應驗了書法家所說的「意在筆先」的哲理。於我而言,以筆默來表述意念是頗大的挑戰,圖片確實助我不少,偶然還要借助於歌曲來表達我的當下意念。

什麼是「當下意念」?那正是我此刻胡思亂想的後果…


圖:《面壁》

Tuesday, July 26, 2011

千篇一律

靜悄悄地,在互聯網上開闢了這個自我胡思的天地已有三年之久。不經意間,在【雜念集】內舒發剎那情懷的短文亦剛好達到千篇。

從當初摸著石頭過河那份忐忑,賺得如今走在石頭上過河的自信。那都是憑著千遍的胡思亂想,再加上千張千態萬狀的影像的後果。

時光最好不要逆轉,已付出過的情感不宜再投放,皆因物轉人移。若是要重寫千篇,就好比重閱千遍一樣,也許都是另有一番滋味...

~第一千遍胡思~

圖:《走在石頭上》

Monday, July 25, 2011

暑氣逼人

沒有留意剛過去的週六是大暑。

天氣雖然還是炎熱,然而,在隨後的日子裡日照時間將會靜悄悄地縮短,而氣溫亦將不經意地下降,直到下一個節氣,那便是立秋了!

期待秋天的來臨...










圖:《頂天立地》

Sunday, July 24, 2011

探險

在炎炎夏日的今天,隨旅行團乘專船經鯉魚門、佛堂門到三州門一帶的島嶼「探險」。專船航經甕缸群島之沙塘口山,那處有一石洞,可供小艇穿越其間,於是乎,眾人以八人一艇在洞內穿遊。穿洞時,我左手拿著 LX5 拍攝 video,右手再拿著 D300 以廣角鏡拍攝,好不狠狽...

另一「探險」的地點是立於火石洲上的〝空難紀念碑〞。火石洲並沒有方便的登岸碼頭,只好由小艇接載眾人在較平緩的石崖登岸,對一些行山經驗淺的團友來說此為極大的挑戰。探過了空難紀念碑後我便再往山上走,找到一處可作小休且可鳥瞰整個三州門海域的高地。

回程時登東龍島,在〝假日士多〞吃了一碗遠近馳名的「餐蛋麵」,喝了一大瓶冰凍的啤酒,一下子把饑餓與暑氣都驅散了...

圖:《我在高地上》

Saturday, July 23, 2011

探花

對上一次拍攝荷花是去年的事,那趟是在元朗東隅的一塊荷塘。至於荷花的拍攝聖地粉嶺的雲泉仙觀,也許已有兩年多未曾涉足。

趁著今天的心情跟天氣一樣地清朗,便與前輩再次走進久違了的雲泉仙觀探花去...








圖:《一點紅》
更多圖片在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 【2011 Jul 23 Flower Picking 探花 (new)】中,或直接按此進入 https://picasaweb.google.com/bendickleung2/2011Jul23FlowerPicking#

Friday, July 22, 2011

畢業作品展

新相識的一位年青藝術家飛鴿傳來英雄帖,邀請各路英雄出席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藝術系(註)畢業同學作品展。她就是應屆畢業生。

從未接受過高等藝術教育的我,希望藉此了解藝術系畢業生的作品水平,作為我的基準。

我錯過了昨天的開幕式,卻剛好今天在香港上班,展場就在附近,於是乎,下班後便步行到展場。展場分三層展出,共有三十餘件展品,附圖是我較為喜歡的一件作品。

離開時,我在接待處買了一本厚厚的展冊,然後滿意地離開。心想:「我的畢業作品展已是六年前的事了,就是在2005年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的那一次。」

圖:《The Dreamer》魏貝妮 作品 (獲現場工作人員批準拍照)
註:B.A. (Fine Art), HK Art School and RMIT University

Wednesday, July 20, 2011

出賣的不是作品

最近有位朋友問:「怎樣能夠把照片賣出去?」心想:「我也想知道啊!」我只好將我僅有的那幾次「被動性」賣照片的經歷告訴了她。

所謂「被動性」,所指的是非一般性的商業行為,那就是大部分的投資都是為了個人興趣,而不是為了金錢回報,往往賣價不能反映作品的價值,作品並沒有市場價,只反映買方的預算以及賣方的意願的妥協。

相對地就有所謂「主動性」賣照片。那就是一般性的買賣行為,大部分的投資都是為了金錢回報,因此也有市場價值。

曾經有位畫家前輩告訴我:「真正的藝術家都是業餘的,全職的藝術家都是商業藝術工作者,為金錢而藝術,其作品多少會帶點銅臭味!」

我曾經為了養家而替別人拍照,在一次特別的聚會中我把一些「養家」的人像作品交給幾位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評審員看,他們的意見是「一輯頗重商業味的作品」。當年我曾為此而感到高興,卻其實都是一些充滿了銅臭的作品!

我為身為業餘藝術家而慶幸!

圖:《出賣照片》攝於南丫島

Monday, July 18, 2011

視界

在週未與幾位好友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幻燈分享會,會中又結識了幾位好友邀來的朋友,現場氣氛便隨即熱鬧起來。

席間新舊好友們均無介蒂地展示他(她)們的作品,開放共融的態度把作品的憂劣問題都置諸度外。昨天的聚會顯然不是一場兢技!

其中有一位十五歲的年青人參與,經朋友介紹才知道他剛擁有一部半專業的 DSLR 照相機,他更帶來了他的處女作品。於是乎,眾人便要求先欣賞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沒有修飾,因而突顯了他的視界,從他的作品了解到他對光影及高反差的影像似乎較為敏感,我便建議他多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到戶外鍛鍊。

我為此而感到十分欣慰!因為他有一雙攝影眼...

圖:《望遠》攝於后海灣

Sunday, July 17, 2011

小徑旁的長春花

走過輞井圍的一條小徑,看見徑旁生長著一些紫紅色的長春花,在花叢下的地面上,鋪著一片片枯萎了的花瓣。

凋謝了的長春花仍堅持著她的尊嚴,
就只是退了原來的色彩...

...但願今生能像「生時精彩,死後清白」的長春花!





圖:《日日春》攝於南丫島

Saturday, July 16, 2011

尋常遭遇

那天背著沉重的好奇走進黃姚古城,穿越縱橫交錯的簡巷陃里,猶如置身於希臘名匠 代達羅斯(Daedalus) 所建造的迷宮。

然而,要在古居舊宅中尋找的不是迷宮的出路,而是尋常的遭遇。

偶爾遇到幾回意料不到的情景交融,
一身的暑熱都被一心的爽快所驅散...









圖:《分身》攝於黃姚古城

最後一道防線

那天我汗流浹背,看見在灼熱的砂土中長出了一支雛菊,也許是萄公英吧,雛花依偎著雄糾糾的石頭,我見猶憐...

佛說:「萬物皆有情。 」大若世界,小如微粒,世間萬物皆有靈性,皆有道心,既可成佛,也可得道。從情感的欣賞導入對眾生的尊敬,那就是引發慈悲心的一種過程。萬物與人類皆有情,本性無二,本應平等。

佛洛依德的移情作用也許就是「萬物皆有情」的另一種演繹。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將情感轉移於對象身上,使對象彷彿有了主體的情感,藉著對象的意識形態顯現主體的情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深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等等皆為情不自禁之作。

悲心皆由「情」起,而「情」也成為人類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

圖:《花石情》攝於黃姚古城

Thursday, July 14, 2011

一片落葉

落葉隨水漂流,
樹幹倒臥水中,
葉為實、樹成虛...

煩惱猶如枯葉,
脫離了樹幹後,
一切便會平息...





圖:《一片落葉》攝於姑婆山

Wednesday, July 13, 2011

哺光、觸影

在炎炎夏日中外遊,為的不是贖罪便是另有目的。對我而言,兩者皆是!

「贖罪」是因為我冷落了一屋的攝影器材。而「另有目的」則是我希望攝取多一些素材,好為十二月的講座預備一些示範作品。

早於年初,畫家前輩已向我提及此事,我卻遲遲未有把講座及展覽的主題決定下來。直至在廣西的旅途中才為此事起了個名稱【哺光、觸影】。

我在建議書上是如此簡介的:〝【哺光】講座內容為攝影技巧如光源、器材及圖片修執之運用介紹,...。【觸影】講座將介紹如何以影子觸動情感。〞

我邀請了一位攝影朋友主講【哺光】,而【觸影】就由我說了。




圖:《竹影》攝於廣寧竹海

Sunday, July 10, 2011

又再背上行裝

近日較為疲累,加上天時暑熱,提不起勁去胡思,就只好在電腦前挑選從廣西拍攝回來的影像。相信有心的網友也發現在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 【2011 Jul 1-4 Guangxi Impression 廣西印象 (new)】 中的圖片數量正在每日地增加。

今天下午終於又再背上行裝,在攝氏33度以上的高溫跟隨行山領隊到新界的大西北採風。在灼焗的天氣中走了近
五個小時,其中參觀了有數百年歷史的玄關帝廟以及天水一色的后海灣,獲益良多。


圖:《天水一色》 攝於后海灣

更多圖片在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 【2011 Jul 10 A Brief View of Shenzhen Bay 深圳灣略影 (new) 】中,或直接按此進入 https://picasaweb.google.com/bendickleung2/2011Jul10ABriefViewOfShenzhenBay#

Monday, July 4, 2011

回來了

匆匆地走過了四天的廣西旅程,

雖然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來,

卻把一顆凡心洗滌了...


旅程點滴,日後再談。

圖:《勁草》 攝於姑婆山
更多圖片在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 【2011 Jul 1-4 Guangxi Impression 廣西印象 (new)】 中,或直接按此進入 https://picasaweb.google.com/bendickleung2/2011Jul14GuangxiIm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