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9, 2010

保濟留情

在兒時保濟丸早已面世,與當時的六神丸齊驅並駕,有“北有六神丸,南有保濟丸” 的說法,被視為草本之良藥,幾乎能除百病。那個時候,六神丸的價錢明顯地比保濟丸貴上好幾倍,而六神丸的體積卻又比保濟丸細小好幾倍,橫豎都是葯丸,管不了兩者的功效是有否有分別,一般的貧苦大眾都索性以保濟丸代替。

戰後不久的世界還是百業待興,是生產主導的市場,製造的產品都是人民基本的需要,不花巧的產品還是那樣地供不應求。當時香港的資源雖然不足,卻沒有受到外來物質的污染,大部份能以成藥治癒的病痛也不外乎是頭暈身興,屙嘔肚痛之類。當時的西藥價錢貴,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印象中,在70年代才出了一款美國製的康達500止鼻水的特效傷風藥,其實當年的保濟丸也能治四時感冒,保濟丸便成了當時平民百姓的萬應靈丹。70年代是我當童子軍的年代,在郊野遠足與露營時都經常直接地飲用溪澗裡的天然水,從來未有因為飲用溪澗水而屙嘔肚痛。直到保濟丸的宣傳廣告初次使用「童子軍肚子痛」作為招徠,才間接地宣佈〝香港的環境開始受到嚴重的污染了…〞

最近保濟丸被驗出含有可能致癌禁用西藥「酚酞」和減肥西藥「西布曲明」而被當局下令回收,市面上的報導認為那是「令人震驚」的。其實令人震驚的事件應該是在戰後的幾十年間環境污染的問題,人類免疫系統的轉弱,基因改做食物人類的影響…

保濟丸不竟也是陪著我輩成長的成藥,我對不少我輩的朋友聞訊反應「震驚」是理解的,想信那就是愛之深恨之切之故吧!希望保濟丸能夠認真地查找問題的根源,並作出改善及加強控制製藥的流程,繼續為平民百姓提供可靠的草本成藥!

圖:《平民》攝於上海美術館展出的《收租院》大型泥塑群雕

Sunday, March 28, 2010

品花

在剛過去的週六早上約了兩位好友茶聚,他倆都是在我畢業後的首份工作中認識的同事,其中一位是每年都從多倫多回港探親的師兄,另一位則是經常與我出外拍攝的前輩。我們茶敘的地點就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公園裡正在舉辦花卉展覽。我們的話題便自然地圍繞著花卉展。

我問前輩:「有否到今年的花展拍攝?」前輩說:「有到現場參觀,但大部分都是以花朵堆疊成動物、人物等的展品,年年如是,真是有點失望!」我曾與前輩在07及08年參觀當時的花卉展,沒有想到近年的花展每況愈下…

花貴乎自然。太多的人工修飾會削弱花的魅力,將花堆疊成人物或景物來展示,展出的就不再是花,而是花巧!不少愛好拍攝花卉的朋友都會到花展現場裡展身手,依我之見,在花展現場裡拍攝花卉要比在山野中拍攝花卉困難得多。試想,要在人山人海、人聲嘈雜、及人工刻意修飾的「花巧叢」中尋找花魂、花趣是談何容易的事啊!當然不是每一位拍攝花卉的朋友都是「追魂奪趣」之士。

當下,我還是品嘗著那芳郁的鐵觀音,好讓思想飛到山野裡去賞花…

圖:《生色》

Friday, March 26, 2010

奢侈的世外

有些關心我的朋友知悉我近日工作繁忙,便擔心會影響我創作的機會,恐怕我沒有閒情去拍照… 我感激他們對我的關愛。

對一位熱愛藝術創作的人來說,強制性地禁止他(她)去創作,感受就像失去了自由一樣,是鬱抑、是苦澀、是絕望…

因此,熱愛藝術創作的人除了生於眼前的世界,還活在一個無邊際的世外。我指的不是那個活著高人與神仙的世外,而是一個形而上的境界,那處承不了重量,也抵不住壓力,卻能為藝術創作者抵禦眼前世界所帶來的鬱抑、苦澀、與絕望…

當沒有條件把藝術創作成為作品公諸於世的時候,能夠活在自己的創作意念之中已是一件奢侈不過的事情了!

圖:《塵世》

Thursday, March 25, 2010

大漠風煙

內蒙古的沙塵在兩股氣流的驅動下凝成了沙塵暴,迅速地劃過了華北、華東、然後來到了華南沿岸,大漠風煙一下子便籠罩著整個香江,空氣中的浮遊粒子密度竟然超出了儀器可測量的範圍,那是香港天文台始料未及的事。

同樣地,又有誰在十三世紀時能預見當時的蒙古大軍竟能橫掃歐洲大陸,抵禦人高馬大的歐洲騎士呢?

多年前的初秋,我曾踏足內蒙古,首次體會到游牧民族的生活點滴… 在遼闊的草原上放牧,在狹窄的蒙古包內聚天鄰,在顫動的馬背上幹活…

幸好沒有遇到沙塵暴。

圖:《將軍泡子》烏蘭布通古戰場所在地

Monday, March 22, 2010

盡在不言中

在工作上遇到了一個颇為困擾的問題,昨天終於將難題解決了,一下子將心頭大石粉碎了,那種歡愉是不能以言語來形容的。

世上不能以言語來形容的事情實在也不少…

老子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六祖慧能的頓悟:「佛法…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無聲勝有聲。」

有些事情以言語或文字來描述也許會越描越含糊,還是心照不宣會比較好。

圖:《…春去》

Sunday, March 21, 2010

憶花

今年的紫荊花特別討人喜歡,不是花開得特別美麗,而是葉比花開得少,遠看猶如東洋的櫻花掛滿一樹,散發著嘉年華般的熱鬧氣氛,似是浪漫,卻又有點兒奢侈。我所喜愛的都不是那些…

為什麼那些賞心悅目的光景總是一下子地全都湧現在眼前?卻又靜悄悄地消散得無蹤無跡?

某年的早春三月,首次踏足蘇州太湖旁的《香雪海》,從未觀賞過梅花的我竟然站在蒼勁挺拔的古梅樹叢中發呆了半天,良久才想到是「花多眼亂」在作怪,便傻笑起來… 然而此刻,我卻想起了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詩句“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

如今,我再沒有被「花多眼亂」得呈,輕鬆地在紫荊花下尋找我所喜愛的那點雅趣…

圖︰《紫荊花》

Friday, March 19, 2010

待發

日前立法會通過了將收購舊樓的門檻降低,「方便」舊區重建。在現行的立法架構中此舉似乎是公平且有代表性的。這亦表示此法一立,日後便會有人快活有人愁。當然,若此法立不成,還是會有人快活有人愁的。因此,快活與不快活不是此法的最終後果。

港人識變通,懂得避重就輕,也能看風駛悝。上環永利街的「決而不行」表示了政府在保育工作及城市發展上似乎也是憑著這般智慧… 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不竟是「港人治港」嘛!當然,此舉還是會有人快活有人愁的。

港人亦經常有很多「同音字」的問題,因此而引起的誤會是必然的,「舊區重建」與「舊區重見」便是一例。也許以廣東話發言的立法會亦不時被「同音字」誤導!不是她(他)們沒有良心...

圖:《吉鋪待發》

Tuesday, March 16, 2010

餘暉

旁晚,踏上通往中山的路。太陽在雲端若隱若現,彷彿要把那餘下的豔紅都塗抹到天空之上。那一刻的后海灣顯得分外迷人…

想起了多年前有幸出席香港藝術館舉辦的法國印象派畫展預展,在近距離欣賞過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內(Claude Monet)的名作《Impression, Sunrise》(日出印象) 。

那一刻,從背包裡取出了那部過時的儍瓜機,就在通往深圳灣的橋上記錄了那段印象。

圖:《印象》
註:更多《餘暉》的圖片已上載到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2010 Mar14 Sunset Impression 餘暉 (New)

Sunday, March 14, 2010

生氣勃勃

公園裡的花正開得燦爛,趁著還有陽光,便放下手上的工作,背上照相機往公園裡走,舒展一下筋骨,清醒一下頭腦。

杜鵑、紅棉、洋紫荊、還有枝頭的嫩葉、山坡上的幼草、…正是生氣勃勃的春天!

圖:《賞春》

Thursday, March 11, 2010

巴黎攝影

上週未約了兩位前輩茶敘,就在一間舊式茶居的閣樓。剛從巴黎擺畫展回來的畫家前輩如常早到,選了一張臨階梯的四人桌,那裡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到每一個上落樓梯的人。唉!藝術家就是喜愛觀察…

畫家前輩不是第一次到巴黎擺畫展了,然而,卻還是一見面便急不及待地向我們訴說他的巴黎見聞。前輩說:「法國的攝影作品都是黑白照片,在影像上是不向觀眾作交代的,照片上的影像都是局部的、間而模糊,間而清晰。似乎是要讓觀眾去猜測作品的意義…」

清晰的影像不就是膚淺,模糊亦不會是高深,不作交代不等於要猜謎,局部也不是為了攪環保… 一件有水平的藝術作品猶如一面鏡子,看懂什麼,感受多少,都是觀者的內在迴響。

圖:《攀》shot with Sony Ericsson w200i

Wednesday, March 10, 2010

自拍照

出遊時,每當我遇到一面鏡子甚至是能反射影像的東西,我總會身不由己地為自己拍一張照片留念。這並非自戀,而是為活著做個記號。

自從上載了《暫別》之後,每日瀏覽《雜念集》的朋友並沒有減少。我感動了!感謝您們的愛戴!

在《雜念集》裡的舊文章也似乎是仍然活著的,文章之所以能夠活著是因為您們仍然在瀏覽,在閱讀。

每當我翻閱自拍照時,我也感到自己仍然是活著... 衹要仍是活著才會有明天!

圖:《活著的記號》shot with Sony Ericsson k610i

Sunday, March 7, 2010

暫別 A Short Break

最近要重拾一些擱置了很久的事情,為了集中精神及時間去完成它,不得不暫時把“雜念”停下來三至四個月。當然,有空的時間仍會間歇地在「雜念集」裡舒發一下心情。

過去兩年來才發表了七百篇文章,還是不足以撫平我的“雜念”。因此,在我完成事情後「雜念集」仍是要繼續的。

在這段日子裡得到不少網友的鼓勵,實在感激不盡。歡迎您們繼續瀏覽我那七百篇“雜念” 及發表意見,我仍然會接收到您們在「雜念集」中發表的意見。您們也可以直接發電郵給我。bendick.photo@gmail.com

祝各位網友身體健康!

I have recently decided to resume somethings that have been put on hold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my efforts and time to complete it, I have to put “Distracting Thoughts” to stop for three to four months. However, I will occasionally share my thoughts in the Distracting Thoughts whenever I am availabl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I have only published around 700 articles, which are certainly unable to settle my ever lasting distracting thoughts. Therefore, I will continue with The Distracting Thoughts when I accomplish my works.

During these days, I have gratefully received a lot of encouragements from my blog readers and friends. You are welcome to review the published 700 pieces of my distracting thoughts. I will still be able to receive your ideas and comments made on the blog. You may also e-mail directly to me.

Email address: bendick.photo @ gmail.com

Wish all of you good health!

Saturday, March 6, 2010

「小品」場地

窗台上放了一對石紙壓,不是用來壓紙張,是怕窗簾被風吹起,便拜託那對石夫婦把窗簾鎮壓著。日前,趁著陽光的日子,沒有拉上窗簾,找來照相機,為石夫婦拍了幾張家庭照…

家裡的窗台不算大,卻不時變成了拍攝「小品」的場地。拍攝貴乎即興,興之所致,便可隨心所欲地在那片「小品」場地上發洩。日前發表的那幅水仙花亦是在那塊窗台上拍攝的。

喜歡拍攝的朋友又何妨在自己家裡開闢一塊「小品」場地呢?

圖:《石一雙》

Friday, March 5, 2010

自困

在國內工作,每天早上七時四十分便開始在廣場集合,我及另外兩位領導便站在台階上,然後,各自檢點便肅立,播放《義勇軍進行曲》。約五十多秒後便開始做早操。

擴聲器播出音樂錄音: 「一、二、三、四、開步走」,其實是原地踏步…

很多時候我們處事都是「說的是一套;做是另一套。」發展往往就是由「這一套、那一套」所阻礙。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目的似乎是要避免進入人家的圈套。

「二、二、三、四、全身運動」,還是要在不到半平方米的地板上轉…

我們亦不時懼怕走得太遠,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 (comfort zone) ,失去安全感也失去了自信,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要怎樣才可以走出那些自設的困局?也許要用心去感受《義勇軍進行曲》的意義才行。

圖:《界線》

Thursday, March 4, 2010

圓月依依

週日的晚上,我獨自在邊境口岸的車站等候開往工作地點的長途汽車,偶然抬起了頭望向天際,衹見一輪明月正在雲裡浮沈。那正是元宵的晚上啊!

每次都總是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離家的路,碰上那元宵的月教人怎不更想家?

在路上,沿途偶爾也能看見射到半空的煙花,然而,車上大部分的乘客卻已進入夢鄉,彷彿睡著了就不再想家。

長途汽車經過目的地的市區公園,園內及附近的街道上都有不少的市民在發放煙火,他們的歡笑竟為我帶來絲絲的親切感…

明天的晚上又可以回家了!

圖:《元宵的月》shot taken with Canon G7 at "P", ASA1600,-2 stops

Wednesday, March 3, 2010

抽獎禮物

上週末,剛踏上回港的長途汽車,畫家前輩的夫人正好來電,邀請我出席前輩的學生們在兩週後舉辦的週年聚餐晚會。為此我從過去《山門魅影,歷史留痕》展覽中的《門神魅影》裡選了兩件作品作為晚會的抽獎禮物。週日一早便北上為作品預備放大及裝框的事情。

沒有想到有那麼多的長者也在週日的早上北上,把好大的一輛公共雙層汽車也擠得滿滿的。長者們在車上喋喋不休,有如百鳥在林,好不熱鬧。我雖然聽不清楚長者們的談話內容,心想:「必會是當年往事,也許也會帶點當今經歷…可跟我手上那充滿著歷史留痕的《門神魅影》有點不謀而合…」

不一會,公共汽車已停在口岸大樓外,還以為長者們下車會較慢,有些長者比我步行得更快呢,就猶如百鳥離巢般大伙兒一下子便分散了。

圖:《Door #6》

Tuesday, March 2, 2010

晚攝

我偶爾會在晚間拍攝,通常都是即慶之舉。現今的數碼照相機不但可以隨時改變感光速度,還有兩三級防震功能,是晚間拍攝的伴侶。我通常會帶著一部〝傻瓜機〞(compact DC) 外出,遇到有感覺的題材便可以得心應手。

在晚間拍撮主要的光源來自現場光,晚間的現場光指的都是人造光源,也就是燈光與火光,當然也有由月亮反射出來的自然光。來自四方八面的人造光源更能產生特殊的光影效果。就是因為晚間的光源變化比日間的多,能遇到有意味的光影題材的機會亦隨之增加。

圖:《香塔》

Monday, March 1, 2010

Just in Time

由豐田颳起的日本車回收風暴被外國媒體形容為發「車瘟」。涉及腳墊和油門踏板兩個質量問題的豐田汽車據說約有超過二百萬輛。眾所周知的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似乎也有嚴重失效的一天。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成熟的豐田生產方式是一個融合管理理念與實踐的群策技術系統(Socio-technical System)。在生產計劃及物流組織之中包括了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互動,每當有任何異常的生產情況發生時,所有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會馬上停止運作,避免製造出更多不良品,尋找問題所在,然後向他們的上司建議改善或解決異常情況的方案。該系統的初期名稱為“精益生產”(Just in Time Production) ,為豐田汽車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 (Sakichi Toyoda) 及他的兒子豐田佐吉(Kiichiro Toyoda),和工程師大野耐一(Taiichi Ohno) 所建立。在二次大戰後,這種“精益生產”方式曾一度成為了日本的精益革命(Kaizen)基礎。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日前發表︰「公司正面臨美國檢方的刑事調查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查。」

圖:《behind b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