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8, 2010

元宵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亦是道教的上元節,是天官大帝(堯)的誕辰,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天官、地官、水官三大帝主管。國民都會在那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放煙花、放天燈等以示祝賀。

在明朝錢塘瞿佑的《雙頭牡丹燈記》中有說:「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在元宵夜滿城張燈結彩,全城的君子淑女都走到街上趁熱鬧,感覺就像現代的露天嘉年華會,姻緣往往由於男女能在現場碰面而起。因此,元節佳節亦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祝願世上有情人元宵佳節快樂!

圖:《華燈高照》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永不掉下來

前幾天收到電話留言:「世上有什麼東西衹會往上升而永遠掉不下來的呢?」這與西方的成語〝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在字面上有點背道而馳的味道。那兩句話在表面上似乎都與地心吸力有關,亦因此而誤導了嘗試為那個留言問題尋找答案的雅士們。

是輕氣球?是被射出了大氣層外的人造衛星?是嫦娥奔月?是…???

其實〝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是帶著隱喻性的,可以被理解為「自作自受」、「自嘗惡果」。這是在超越物理層次上的解釋。我們頌詩、賞畫、觀劇、聽樂…往往都是從超越物理層次上,也就是要從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意味與及作者的情感。若衹在物理的層面上去理解那些作品,會流於膚淺,白白浪費了作者的心血。

那麼〝世上有什麼東西衹會往上升而永遠掉不下來〞的超越物理層次上的解釋又是什麼呢?

圖:《若鳥若魚》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重遊曾大屋

春節期間到位於沙田的曾大屋探訪,那不是我首次探訪曾大屋,在十多年前就去過一次,那時候的曾大屋遊樂場還未面世。

當日,衹見一班工作人員正在曾大屋前的陽台空地上架設一些色彩繽紛的帳篷,想必是為春節食盤而設。我沒深究便獨自在曾大屋一帶遊走。

春節期間在鄉村遊走總會被那些揮春及掛紅吸引著,曾大屋當然也不例外,我從中門一路走入內圍再走到祠堂內堂都貼上不少揮春及掛紅的神位,然而,卻沒有碰到一位居民,甚至連一頭狗一隻雞也沒有遇上,實在是靜得有點出奇,似乎碩大的一座圍屋內就衹有我這位不速之客。

出了中門沿著外圍走,發現了不少各適其適的單位,新裝修的鋁窗框、冷氣機…
然而,在靠後的角落有不少廢棄了的單位,在單位的外牆上仍然遺下了不少歷史陳蹟可供憑吊。

圖:《舊窗》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隨心擺意

我偶爾會在按下快門時搖動我的照相,這種拍攝方法也可歸納在「擺鏡」的技術範籌之中。

一般使用「擺鏡」的目的是追逐正在快速移動的物體,例如:在比賽中的跑車、在飛翔中的白鷺、在奔走中的孩童。用「擺鏡」拍攝出來的移動物體會頗為清晰,而背景則會變得模糊。「擺鏡」拍攝有三個步驟,就是開始時在「入鏡位」與移動的物體平速擺鏡,當物體移入構圖框內便在維持擺鏡速度的情況下按下快門,之後仍然維持擺鏡速度直至物體移離「出鏡位」。快門速度須視乎物體的移動速度而定,一般情況需要設在1/30秒或以下。要多練習才能掌握「擺鏡」拍攝技巧。

我所指的另一「擺鏡」拍攝方法,目的在於使靜止的物體產生動感,從而達到某種意境。這種拍攝方法是極為主觀性的,是隨心而發的。

圖︰《求》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白色代表

白色代表什麼?

在網上找到一些有關白色的意義:「單調,樸素,坦率,純潔。使人產生純潔`天真`公正`神聖`抽象`超脫感覺。使人有安全感,給心髒病人以慰藉,對煩燥情緒有鎮靜作用。神聖,明快. 白色是清純。白色是全部可見光均勻混合而成的,是光明的象徵色。白色明亮,乾淨,暢快,雅緻與貞潔。但它沒有強烈的個性,不能引起味覺的聯想,但引起食慾的色中不應沒有白色,因為它表示清潔可口,只是單一的白色不會引起食慾而已。在西方,特別是歐美,白色是結婚禮眼的色彩,表示愛情的純潔與堅貞,也有說是上帝最喜歡的顏色。但在東方,卻把白色作為喪色。白色即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

有位法師 也有談及白色代表的意思︰「…白色是本色,這個說法隨順眾生說,眾生都認為白色是本色,佛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也說白色是本色。為什麼?只有白的它可以能接受所有的顏色,一張白紙你要去畫畫,你會畫得很舒服,喜歡畫什麼就畫什麼,如果是彩色的紙給你畫畫,你就覺得很困難。紅色的紙不能接受紅色,一定要跟它不同的顏色才能顯示出來... 」

心想︰「色本身是因光而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黑暗中,白色、黑色以及彩色也都是一樣。然而,人始終擺脫不了「色」的煩腦。也許要待「光」滅了才可醒覺。」

圖:《白色的階梯》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讀書人

在內地工作都是早出晚歸,除了在下班後外出用膳及到超市買小食之外,晚上的時間都是在宿舍裡度過,而每晚的主要消遣就是看書。

小時候念 宋真宗 的《勵學篇》時最容易上口的兩句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往往因為段章取義而曲解了 宋真宗 的原意,彷彿天下讀書人都是唯利是圖之輩。

宋真宗 作此詩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北宋年代,其目的是勸勉男兒努力讀書,透過出仕來達成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國甚至香港為了幫助大部分人民脫貧,其中一法亦是要貧民的下一代讀好書。分別是,千多年前的讀書人是為了達成個人夢想而念書,當代的讀書人是為了得到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上學。

曾有老人家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奈何此情可待成追憶…

圖:《書架》

《勵學篇》北宋 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搗蛋

孩子總是喜歡搗蛋的,當然有些經常性地搗蛋,但以間歇性地搗蛋的居多。老人家說︰「不懂得搗蛋的孩子,長大後才搗蛋就麻煩了!」語氣有點像是要指出人的一生早晚總得要搗蛋一次。

小時候我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孩子,所以也曾間歇性地搗蛋過,搗蛋的內容包括在父親的香煙裡藏火柴、把花生殼放入人家的鞋內、在人家的背上貼烏龜王八蛋、在還未乾透的三合土上塗鴉… 都是一些普通的搗蛋技量,衹好怪我當年還未開竅,創意極為有限之故。

搗蛋除了要有膽色之外,還要有創意,要不斷地創新才會成為值得回味的技量。當然,搗蛋不是要傷害別人,衹是無傷大雅之作而已。

圖:《搗蛋貓》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回暖了

初八的年花都凋謝了,好讓空洞的花瓶爭妍鬥艷一番…
春節的寒冷亦回暖了,亦是忙碌的工人勤奮苦幹開始…

今天便要回到工作的地方,卻不想一到步馬上要睡覺,醒來便遇上上班的忙碌…
我便特意地比平常早一些起程,希望有點時間先為空洞的宿間添點生氣。

圖:《一片空洞》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造人的日子

在春雨綿綿的寒冷天氣中走過了新春的一週歲,窗前的那盆水仙花似乎亦有退役的念頭,於是用照相機記下了她最後的印象…

今天是初七人日。初七為人的生日由來甚多,其中以 女媧 創造蒼生的次序似乎較有「說服力」。女媧 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之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自漢代以來帝皇均在人日那天登高大宴群臣慶祝人的生日。時至今天,香港人在那天就衹會與家人吃一頓豐富的生日飯作為慶祝。老人家又說︰「假如在正月初七那天是天朗氣清的話,當年則會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之前所說 女媧 創造蒼生的由來有「說服力」是因為《舊約全書–創世紀》中也有“起初神創造天地”的記載。 上帝 在創造天地的第六天,“上帝 就照著自己的形相造人”。上帝 比 女媧 早了一天造人。信奉 上帝 的國民有否考慮以年初六作為人日,感謝 上帝 造就的恩賜呢?

祝願 女媧的子民 及 上帝的兒女 生日快樂!

圖︰《最後的微笑》
後話︰在人日當天,香港的天氣開始回暖放晴,亦有陽光出現,希望老人家說得準今年將會「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圍村風貌(三)

我喜歡遊走村落,當我走進一些陌生的村落的時候,我總會逆光而行,在逆光之中我可以看見更多的形和更多的影,形與影相互交織往往會溢出意想不到的意趣。這一切都是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發生的。

在陰暗的日子裡遊走村落,陌生的村落會變得更為神秘。沒有光與影的引導遊走時會欠缺規律,因此逗留在村落裡的時間亦會較為長一點。在此處景之中需要的是耐性,因為能在昏暗中遇上點滴鮮明的色彩與輪廓是談何容易的事,然而,亦是何等的快樂的事啊!

圖:《色彩》

註:更多圍村風貌的圖片已上載到 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 內的 2010 Feb16 A Brief Walk in Yuen Long Villages 元朗圍村遊 (new)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圍村風貌(二)

在圍村裡遊走,看見了不少涂上鮮明色彩的房子,在陰天的散射光下沒有立體感,彷彿就是一片片平坦的色塊插在灰暗的村屋群之中。那些平坦的色塊有點像野獸派的創始人,法國畫家、雕塑家、版畫家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的畫作風格。

馬蒂斯 的畫作以使用平坦的畫面,輪廓鮮明,不顧細節,大膽色彩而著名。他對純潔的顏色有這樣的見解:「顏色存在於自身,擁有著本身的美…純潔的顏色不受制於它們要表達的物件,能顯著地影響那些看顏色的人們的感受。」

這也是當代圍村面貌吸引我之處…

圖:《色塊》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0

圍村風貌(一)

昨天隨行山隊到新界的村落行「大運」,到了集合地點已看見有近五十位行「大運」的朋友,心想:「我們行「大運」的人龍也許要比一些村落裡的村民還多呢。」早上的街道行人還算少,五十多人的隊伍走在路上也沒有造成擠迫混亂,衹是有些路人報以好奇的眼光卻又不敢多望。

沿途都是新建的村屋,衹有一些圍門及祠堂保留一點圍村文化特色。然而,每一個時代都有其文化面貌可尋,衹看歷史文物而忽視當代的文化風貌,實為顧此失彼。從原居民的遷出引至非原居民之遷入,交通幹道由市區一直開發到圍門,不再飼養耕牛改養寵物貓狗,…等等都是現存圍村的風貌。可觀可賞的實在多的是。

圖︰《五代同堂》

Monday, February 15, 2010

新貌

趁著新一年的開始,為《雜念集》的牌頭換了個新面貌,也替幾個分類項目更新了版頭應應節。表面雖然改變了,《雜念集》的內容還是繼往的雜念胡思,隨心而發。

圖:《包裝》

圍村的紅地毯

香港政府自從1967年暴動後便禁止公眾藏有火藥和燃點爆竹,當年的政府視爆竹為危害社會秩序及地方政權的「武器」,那麼一禁就是四十多年了。

此舉大大影響了農曆新年的氣氛。然而,在新界的圍村裡每逢節日仍然有燃點爆竹及發放煙花的習慣。在春節期間走入圍村的小巷裡,總會看見紅紅的爆竹衣散佈在地上,踏在紅衣上的感覺就像踏上為貴賓而設的紅地毯,心情當然是不錯的。

這是否意味著圍村的居民比市區的居民更能自律克制呢?

圖:《紅地毯》

Sunday, February 14, 2010

詩人、情人

“愛本身就是一位神聖的詩人,他能在別人的心靈中點燃詩一般的火焰,不管我們之前是由枯燥的粘土所造,任何人只要充滿著愛就能成為詩人。”— 柏拉圖

柏拉圖 的這段話表面上似乎在說明愛好比詩人,詩人是愛的化身。其用意卻在讚美以愛心創造人類的神,詩是頌讚神的語言,有愛心才懂得頌詩。

“愛”雖是造就情人的關鍵元素,情人的“愛”卻不足與柏拉圖所指的“愛”比美。與詩人說愛不像與情人談情那樣地祇有百般的甜蜜,分別是無私施予與奉獻的心。

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為詩人。情人節快樂!

“Love is himself so divine a poet that he can kindle in the souls of others the poetic fire, for no matter what dull clay we seemed to be before, we are every one of us a poet when we are in love. ” – Plato

圖:《追求》

年初一

寒冷天氣警告已經發出了三天,徘徊在攝氏十度的氣溫,還有那不休止的煙雨,總會教人發愁…

春節的熱鬧氣氛似乎在努力地驅散那種冷漠消沉的感覺,在這度矛盾的空間之中,思想還是找不到立足點,浮沉在冷漠與熱鬧的邊沿,沒有結論…

好比初露枝頭的嫩芽,剛進入了生命的起點,能擁有多少陽光或遭遇多少風雨?都盡在不測之中…

但願 心想事成! 萬事勝意! 天下太平!

圖:《春芽》庚寅年虎年年初一

Saturday, February 13, 2010

年夜飯

年三十晚吃團年飯是中國人的習俗,也是父親最重視的一頓飯。父親喜歡吃也樂於入廚,所以每年的年夜飯都是由父親精心泡製,而我們則樂於做盡責的食客。

飯後吃「湯圓」亦是年三十晚的指定動作,我跟母親同樣地喜歡吃甜品,在記憶之中外婆也是喜愛吃甜品的,還記得曾與外婆及母親一起搓「湯圓」,外婆吃「湯圓」也別具一格的,她把壓碎了合桃酥散落在糖水上伴吃。

搓的開心、吃的也快樂!

時移世易,如今的年三十晚已不比當年熱鬧,就祇能回味...

圖:《福至心靈》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歸家了

多謝親友們對我的關心!

回家的路是暢順的,沒有碰上什麼阻滯的情況。

回家已有兩天了,天氣亦已放晴,未來幾天的氣溫將會下降,應驗了老人家對立春那天下雨的預測。

昨天是年廿八,卻因身體疲憊不堪還未「洗邋遢」,至於辦年貨更不用提了。

寄望明天。

圖:《深圳灣之夜》攝於回家路上的最後一道橋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晃動的思維

家裡的書房沒有門,是我故意把門拆去,賺點空間,多放一些書籍。我寧可被心愛的書籍困著也不願被冷漠的木門關著!

在入口處掛上一幅不到三呎長的布簾,象征性地作為一扇門。假若書房還有點靈氣的話,希望能積聚零碎的靈氣。

我喜歡看見晃動著的布簾,是活力的表現;是舒展的姿態;也是變幻的莫測。思考與創作亦復如是…

圖:《思維、絲圍》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春遊

上週六要參加公司在當地舉辦的迎春晚會,公司安排了我在席間講話,因此上週並未沒有回香港,就在當地度過了週末。在那處工作已有三週了,每天天還未亮便出門,下班的時候天亦早已黑了,除了在附近的茶餐廳吃晚飯之外根本上就沒有看清楚當地的市容。原來打算在週日到市內四處遊走,可惜天不造美,雨愈下愈大,還打響了幾聲雷,我祇好趁著雨勢轉細的時候出外走動,一手打著傘,一手拿著照相機,在附近拍了一點素材。

在宿舍外踏上了開到當地市中心的村車,下車後,便走進車站旁的一間頗有規模的理髮店剪髮,洗髮的時間比剪髮的時間還要長,因為除了洗髮之外,「洗髮師傅」還要按摩我的肩頸才肯放過我。最後以人民幣38元結賬。

放下了一點煩腦絲之後,雨也停下了,我於是乎便步行到市內最大的百貨店趁熱鬧。也沒點算過百貨店有多少樓層,我衹是每到達一層便在那層上走過一圈,之後就再往上一層走,如此這般地在辦年貨的人群中穿梭了兩個多小時。

值得高興的是能夠買到新鮮出爐的菠蘿包及椰撻。

圖:《春意》

Tuesday, February 9, 2010

窗外綿綿

週未還是在下雨,下的是毛毛細雨,往窗外看也不曉得是雨還是霧。

是雨不是霧,是因為雨點積聚成水從屋檐滴下來的滴答聲,時快時慢;時響時靜,似是雜亂,卻有那麼的有節奏,那麼的自然。「滴滴答答」讓我回憶起兩年前為我的「博客」(blog) 取名為《雜念集》時的意念,希望能在我的雜念之中找到節奏…

是霧不是雨,是因為前景時而清晰;時而迷糊,這也正好反映了我近日的感覺…

春雨綿綿的氣氛怎不教人進入感性的世界…

圖:《春雨》

Monday, February 8, 2010

非非之想

想入非非,亦是創作的一種途徑,要膽大卻又不能妄為,要心細卻又不可沈迷。

曾幾何時,國內興起了人體攝影,一百幾十位「攝影家」帶著「長短火」鏡頭包圍著幾位裸體模特兒,用極速連還快拍把一眾色相盡收記憶體之內,所出之作都是「高級數」的影像。

最後,這種「創作」題材被文聯叫停,一下子中國便缺了不少可展示的「高級數」影像。

當然藝術不是以那種「級數」來評價的…

圖:《非想非入》

Sunday, February 7, 2010

情緒拖累了天氣

立春那天在這裡下著絲絲細雨,至今還是時陰時雨。據老人家說:「立春下雨,春節前後天氣還會冷。」去年香港的天氣還未算是寒冷,去年的夏天更是熱浪迫人,若是要在寒冷與暑熱之間作出選擇,我情願選擇寒冷。那麼對我來說〝春節前後天氣還會冷〞是一件喜事。

自從有人說了〝天氣往往會影響人的情緒〞,之後,就有不少人也認為天氣真的會影響人的情緒。他們都認為風和日麗會令人心花怒放,也認為狂風暴雨會使人心緒不寧。其實天氣不會因為要影響人的情緒而故意作怪,就是在這世上再也沒有一個人存在的時候,天氣也會不斷地繼續變化。變化並沒有好與壞之分,變化衹不過是某事、某物、或是某某從一個狀態進入另一個狀態而已。所以變化的本質是平穩的,而其特性是能使某種狀態改變。亦有人說〝變幻原是永恆〞,都是說出其平穩的本質。

情緒這東西雖然並沒有質與量,卻可以使人時而感到輕飄飄;時而感到意沈沈,把天氣都影響了!

圖:《問天?》

Saturday, February 6, 2010

鄉情

在宿舍裡的廚房並沒有爐頭,就祗有一個電水煲和一個電磁發熱爐,所以我也提不起興趣為自己燒菜弄飯。每天下斑後便索性到外邊餐館吃飯,獨個兒吃飯的煩腦就是點菜,幸好這裡一帶建了不少大型的屋苑,住進了不少來自香港的退休朋友,也是為了這個原因這一帶開了不少港式的餐廳,一般的港式餐廳都是有美而廉的套餐供應的,我就是經常吃那些套餐。一份套餐十多廿十塊人民幣,就有一碟“碟頭飯”及一杯飲品。雖然可供選擇的套餐不多,我卻可以天天換餐廳,反正也不想經常到一家吃飯。

這裡的港式餐廳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擁有一部正在播放著香港的電視節目的電視機及一個擺放著香港報章雜誌的書報架,情況就與外國唐人街裡的中國餐館一樣。都是思鄉想家作的怪。

圖:“疑是地上霜”

Friday, February 5, 2010

吊扇

經過一間簡陋的家庭餐館,內裡有兩位小孩正在玩著「猜情尋」的兒戲,他們一面齊聲地唸著〝士多啤利,好好保護自己。超人迪加打怪獸,左一隻;右一隻,大家一齊收一隻!〞一面手舞足動地做著相應的姿態,毫無保留地表露出一副認真的表情。

我被那孩子們的稚氣吸引著,便停下了腳步,觀察著餐館內的還境,四邊除了擺放著桌椅外,在天花上還掛著一盞正在開動的吊扇,眼睛不以為然地隨著轉動的扇葉轉,轉進了往事,亦轉出了一首兒歌…

〝團團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五月初五,龍舟節,阿爸阿媽叫我去睇龍船,我唔去。睇雞仔,雞仔大,捉去賣,賣到幾多錢,賣到幾多錢呀…〞

圖:《團團轉》
試聽兒歌《團團轉》: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034502o1p14.html

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蘇醒

又是立春了!

“立”就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一年之始。春天是充滿生命力及希望的季節,當然也是為來年計劃的季節。

再次投身內地,一切都要從新適應,腦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沒有長遠的打算,祇想著面對目前的每一步。也不敢在藝術創作上多想,因為思緒都被瑣碎的事堵塞了。

但願立春以後一切都能漸漸地蘇醒…

圖:《春暉》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飲難敘

香港人比任何地方的中國人更喜歡「飲茶」。「飲茶」是最能打發時間的活動,在談笑風生之中不斷地喝茶、吃點心,心寬體胖是早晚的事。

每次回港小休我總會刻意地與親友「飲茶」,不祇是為了吃喝,也是一種聚舊的方式。曾幾何時,每個週未都與幾位前輩好友茶敘,談藝說創作。然而,如今身在外地工作,此情難再維持。

圖:《冷落了茶具》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人在

在無邊際的宇宙之中,人是微不足道的渺小。然而,在形而下的意義上這渺小衹是在體積上的比較,也就是在狹義上的比較。

在地球上眾生之中,人類自誇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類有思想、有智慧、能辨是非。在儒家思想之中人與獸之別在於人倫道德,在西方思想之中是在於「我在」的意識。

思想、意識、人倫、道德…都是無邊際非實體的東西,卻可以讓人類在宇宙之中佔一席位。

圖:《我在》

Monday, February 1, 2010

歸心

週五晚上下斑,隨即趕到汽車站,最後一班回香港的長途汽車還有五分鐘才開出,滿心喜悅地跑到售票處買車票,售票員裝出一副為難的面容對我說︰「最後一班車已經滿了,你到停車場等候是否有後補座位吧。」我聽了此話之後感覺十分之失望,反應也停頓了!最後我再也不等待大腦的指令拔腿就跑,飛奔到停車場裡去。車還未開出,卻已有一家三口在等候後補座位,車上似是有一位售票員的人物,我便走上前在車門旁問他:「有否後補座位?」 那位人物說:「已滿額了!你幾位呀?」我答:「就祇有我一個。」心想:「祇要能讓我上車,就是要坐到地板上我也是甘願的。」在站頭等候的一家人也找了位代表上來問同樣的問題,那位人物說:「你們先回站頭等一下吧。」待那位代表離開後,售票員便對我說:「把行李放上車吧,你的座位是22號。」我也顧不了心情的起伏便迅速地把行李放入車箱內,付了車票的錢,坐到22號座位裡。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回到家裡的第一個早上,是天朗氣清的,陽光普照的,心曠神怡的,感覺實在是美好的!

國內一年一度的「春運」亦剛好在週六開始了,我相信數以百萬計的遊子的歸家心情也跟我一樣地焦急。我衷心祝願他們一路順風!

昨晚我又再趕返工作的所在地,再過十天之後我才正式加入「春運」大隊!

圖︰《陽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