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8, 2012

疊溪賽龍

圖:《衝波逐浪》
在涌溪現場看賽龍還是頭一遭,疊溪的賽龍涌道最窄者還不到十米,加上涌道彎曲多變,龍船的航速因勢制宜,時宜快;時宜慢,變幻莫測...

要表現賽龍的動感,〝擺鏡〞是其中常用的手段。〝擺鏡〞就是藉著擺動鏡頭以追隨主體的移動作拍攝,技巧的關鍵在於鏡頭擺動的速度與主體的一至性,以及快門速度與主體活動速率的配合。前者以〝入鏡位〞與〝出鏡位〞的起動及止動來掌握;後者造就兩速的差距而適當地產生影像的清晰與模糊程度。此舉不能單靠過往的經驗,臨場的試驗與修正 (trial and error) 是必要的。

圖中的拍攝參數是 Nikon D300, 24-120mm F4 lens, 快門先決 (shutter priority), 曝光值F8, 1/15秒,ISO200, 鏡頭焦距24mm。

Wednesday, June 27, 2012

把酒談疊滘

圖:《不散之筵席》我帶著點點醉意走上
〝滘邊坊文娛中心〞的二樓拍下此照為証
在疊滘的三天遊歷之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在端午節過後初六的晚上,我們一行人等在〝滘邊坊文娛中心〞吃的那頓龍船飯。當夜筵開百席,飯桌開到中心外的露天曬場,我們在露天曬場找了一張靠通道的圓桌坐下(見圖)。

當晚的龍船飯共有八菜一湯:白灼中蝦、清蒸鯇魚、生炒骨、芥蘭頭炒土魷、醬炆鵝、冬菇蒸雞、腰果炒肉丁、清炒芥蘭、腐竹豬骨雞腳湯...還有一大罈三十多度的玉冰燒。

誰知在之後的三個多小時裡,我們一邊聆聽著鄉里們為我們講述疊滘的九百年風月;一邊大碗大碗地吃喝著佳肴美酒...直至曲終人散,就只剩下我們一桌!

當晚我喝了一斤多玉冰燒...

Monday, June 25, 2012

初訪南海疊滘鄉

圖:《奮發圖強》Nkon D300, 70-200mm F2.8 lens,
exposed at shutter priority, f5.6, 1/125 sec, 190mm
疊滘 (原字為〝教〞字旁加〝三點水〞)鄉,位於南海之腹地,因雙溪會聚於鄉內,故又稱為疊溪。據說疊滘早於北宋時期已有人居住,開村時劃分為二十四坊,有二十四姓。

到疊滘探訪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參觀疊滘鄉的端午賽龍盛況,四天的賽龍,我們就觀了三天的賽。因鄉間水道狹窄多灣,載著五十多人的二十五米龍船,不可能像香港的賽龍那麼樣一起平排起步,都是以單獨計時的方式作賽。共有十六艘龍船參賽,代表疊滘其中的十六坊。四天的賽道各有其獨特之處,第一天在端午節舉行的是S型賽道,是著名的〝一鼓三灣〞賽道;第二天的賽道是C型大灣;第三天是最危急的直角賽道,兩條水道成直角線;最後一天是直線賽道。

在疊滘的幾天裡,收獲又豈止是端午賽龍盛況!容我日後一一敘述...
                                                                                               

Friday, June 22, 2012

出發了!

圖:《出發了!》沙頭角
Nikon D300, 24-120mm F4
今天出發了!

Wednesday, June 20, 2012

行裝

圖:《樹掛》沙頭角
Nikon D300, 24-120mm F4
總算為明天開始的旅程收拾好了攝材,亦已裝滿了一箱衣物行裝。

還記得有一次與幾位好友到廣東短線遊,其中一位好友帶了不少攝材,他不單只掛滿了一身,還需要他的妻兒幫忙攜帶,到頭來,他只使用了部分攝材。那次我就只帶了一部 Nikon Coopix 傻瓜機...

這次旅程要使用的攝材多樣化,然而,我還不至於變成樹掛。

Tuesday, June 19, 2012

渡輪上

圖:《他與她》在天星小輪上
Nikon D300, 12-24mm F4
氣沖沖地踏上跳板,我竟是最後的一位乘客,渡輪隨即駛離尖沙咀碼頭。難得在週一的早上乘搭渡輪,不解的是渡輪上的乘客出奇地稀疏,不會因為是颱風的關係吧!

渡輪雖在颱風中的維多利亞港中航行,卻平靜得令人驚異...心想:「莫非颱風泰利真的在施展她的柔情?」

坐下來,打量渡輪內的一切,氣氛仍然是那麼地閒靜...

也許,那是香港大時代轉變前的寧靜...

Monday, June 18, 2012

靈淨的海港

圖:《颱風泰利》維多利亞港
D300, 12-24mm F4
今天,本打算與幾位好友再次探遊馬灣舊村,奈何天文台掛了颱風訊號,為了避免冒舟車之險,還是把那主意擱置下來,改為到中環一間老字號茶餐廳敘家常。

見約會時間不是太早,便帶備攝材,先到尖沙咀海旁,看看熱帶風暴〝泰利〞的氣派如何。

走到香港文化中心對開的一列有上蓋的長廊,那是在風雨中拍攝維多利亞港的最佳及最靠近的地方。趁著大風雨還未攻佔長廊之前,我馬上把照相機安置在三腳架上,便趕快取景。眼前風雲色變、晦明晦暗、波濤起伏...幾乎把攝材及衣服全都弄濕了!

最後,我還是拍下了〝泰利〞溫柔與寧靜的一面...

Sunday, June 17, 2012

六月第三個週日

圖:《尋覓中》京杭大運河途中
self portrait Nikon D70, 24-120mm F4
據說,是因為有了母親節,才有父親節。慶祝父親節的國家多數都會把父親節定於母親節過後五週,在每年的六月第三個週日。

香港人,不管節日當天是否公眾假期,但凡節日的來臨總是歡迎的多,因為節日能提供最佳的藉口去做心儀已久的事。當然,那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藉口」似乎是心理失衡時的靈丹妙藥,相信在天地萬物之中就只有人類有此天賦,怎不能感恩!

我在今天的「藉口」就是為父親節吃豐富一點,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深夜,都是滿肚子好吃的...自問那亦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願各位父親在父親節中心想事成!



Saturday, June 16, 2012

去舊迎新

圖:《破壞中的建設》大澳水鄉 Panasonic LX5
小時候,聽到〝去舊迎新〞便知道農曆新年將至,滿腦子隨即充滿了要做的事情...放假期、添新衣、吃糖果、竇利事、燒爆竹、買玩具...心情之喜悅是筆墨所難形容!

上週,重遊大澳及昂平兩地,目下兩地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旅遊產業,把祖宗曾一度盛傳的智慧與家當都鏟除掉,換了個新貌。心想:「香港已經有個〝來路敵撕離〞,把本土文化撕裂得支離破碎!如今竟自毀長城,把最後的文化堅堡摧殘!」試圖以港人薄弱的文化意式去修改數百年的文化沉澱,是徒勞的...

當下,正值是香港政府換班的時候,再聽到〝去舊迎新〞,心情怎不會有點患得患失...

Friday, June 15, 2012

整裝待發

圖:《起點》大澳水鄉 Panasonic LX5
近日,我的心底裡總是盤算著下週到佛山採風時該攜帶什麼拍攝器材。這次到佛山採風有三個主題,就是:嶺南水鄉古剎;東莞迎夏荷塘;叠滘龍舟漂移。問題是每個主題都各有所屬的一套拍攝器材,例如拍攝水鄉古剎,我會使用黑白菲林,因此,要帶的不是 Hasselblad SLR系統,便是 Rolleiflex TLR系統。拍攝迎夏荷塘,我慣用 Nikon SLR系統,配上超遠攝反射鏡及三腳架。而拍攝龍舟漂移,因為其機動性,便要帶上兩台Nikon SLR相機配上超廣角至遠攝鏡頭。以上裝備的總重量必定在十公斤以上,背著它們在攝氏三十多度及潮濕的氣候中創作,實在是一種磨鍊。

行程中還將會在晚上體會邊坊食“龍船飯” 的傳統習俗,凡是參觀賽龍舟的遊人都可以免費品嚐“龍船飯” 。據說,因為水鄉沒有廣場,鄉民都會把飯桌擺放在小巷裡,形成一條很長的晚宴走廊,那將會是一個頗為壯觀的場面。

還有一週...

Wednesday, June 13, 2012

再探昂平

圖:《心動》大嶼山昂平天壇大佛 Panasonic LX5
今天的昂平為發展旅遊而大興土木,把天壇大佛的地壇以新建的神道連接至昂平360纜車站,成為一體。

神道兩旁樹立了十二大將,還以為大將們都是虎背熊腰,昂床七尺,威武凜然,猶如南京明孝陵的神道大將...誰知道,都是頭大身矮,纖腰細肢,擺出各式姿態,像騷首弄姿的「港男」!

在天壇大佛對面的大雄寶殿後方,正在興建萬佛寶殿,還以為萬佛寶殿一如志蓮淨苑般的仿古木建築,原來還是以石屎建成!

遊覽完畢,打算乘纜車下車,才知道纜車因大風的原因而停駛...唉!昂平的發展似乎都是急功近利,粗製濫造...

Tuesday, June 12, 2012

再談抓拍

圖:《行色匆匆》大澳水鄉 Panasonic LX5
「抓拍」就是「偷拍鏡頭」,不知道是誰為「偷拍鏡頭」改了個那麼簡單的代名詞,大概是因為「抓」比「偷」正氣一點吧。

「抓拍」來自英文candid shotcandid 的意思是坦率、爽朗,暗示不拘細節;不拖泥帶水;不造作,也帶點光明正大的感覺。不知何故,在中文翻譯時,竟然將「坦率鏡頭」,變成了「偷拍鏡頭」?也許,那是翻譯者在骨子裡怯懦的反照。而且,我幾乎可以肯定翻譯者是一位攝影師。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一位中國攝影師在街頭拍攝陌生的同胞,若被同胞發現,十之八九都會被怒視、斥責、驅趕…  然而,換一位外國攝影師做著同一件事,我們親愛的同胞便會笑臉迎人,甚者更會主動擺姿勢,當然還會有些不願意上鏡的,便含羞答答地轉過臉去…  因此,外國攝影師稱之為「坦率鏡頭」,而中國攝影師則譯作「偷拍鏡頭」

攝影師的心態對其作品的表現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也許,這就是兩地「抓拍」作品之別...

註:若要了解「抓拍」snap shot 與「偷拍鏡頭」candid shot 的具體分別,請參閱 A&E 君的留言。

Monday, June 11, 2012

幻象

圖:《反照》攝於寶蓮寺大雄寶殿
on Panasonic LX5
今天,與幾位好朋到大嶼山舒展筋骨,也順便舒展攝影器材。走的是下海上山的路線,先到大澳水鄉再到昂平寶蓮寺及天壇大佛。

附圖《反照》是在寶蓮寺大雄寶殿的窗戶上攝取,當時發現幾扇玻璃窗上有從遠方投影過來的天壇大佛影像,而寶殿內的燈火及佛祖金身亦同時透過那幾扇玻璃窗,來自兩方的影像重疊在那幾片玻璃之上,形成虛擬的假象。記得在不久之前,我也曾在同一扇窗上攝取了另類的假象。

每當我探遊佛寺、道觀、或是教堂的時候,總想變成世外高人,走進形而上的境界...過去幾次遊覽北京故宮博物館,我索性就以宮殿主人的心態去欣賞...當我參觀域多利監獄的那天,我竟也變成了囚犯...拍攝花卉時,我可能會是一隻小蜜蜂...

〝同理心〞能助我感受到眼睛看不見的景象!

Sunday, June 10, 2012

標誌性的索引

圖:《堅持》Nikon F5 with 24-120mm F3.5-5.6
on Kodak BW400CN film
每當談及攝影理論的時候,總會聯想到攝影技術的層面,諸如:Scheimpflug Principle, Zone System, Circle of Confusion,...等等。事實上,一般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不需要明白這些攝影理論也能拍照,他們就好像駕駛者,不需要了解 thermodynamics 與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的原理,也能夠駕車在路上飛馳...然而,當他們遇到「師傅」或 user manual 沒有提到的技術問題時,也許那些攝影理論會提供解決的方案。

在概念層面上,攝影理論對創作思維頗有啟發性。例如攝影的現場紀錄功能,在概念上賦有索引性 (indexical) ,就是一種因果關係的追索。例如:(見附圖) 插在水中顯得殘破的吊腳樓支柱,是飽受歲月摧殘後的結果,看見殘破的支柱便使人聯想到它們曾經飽歷風雨,「歲月」是因;「殘破」是果。而相關的一個概念就是標誌性 (iconical),就是一些有象征性的視覺標誌,例如「十字架」使人聯想到基督為世人贖罪而犧生的恩典,其意代表寬恕;又如「白色」代表純潔。我給與附圖的標誌性為「堅持」,希望支柱還能堅持到我下一次的探訪...

也許,您會從這索引性申延到標誌性的過程中,感受到從事物的現場聯想到事物的經歷,再申展至精神上的意義。這不謹是創作的心路歷程,也是欣賞作品的心態。

時間、空間、自我與社會反照的概念亦以此作為基礎。留待日後再談...

Friday, June 8, 2012

黑界白界

圖:《求》Nikon F5 with 24-120mm F3.5-5.6
on Kodak BW40CN film
最近,看明珠台的外國電視片集,有如下一段對白:

片集中犯了法的檢察官,向即將拘捕他的警察分局長兼好友說:「我們做律師的是在法律的灰帶裡工作,而你們警察處事則非要黑白分明不可

試用黑白攝影中灰階的作用來看工作上的灰帶,灰階賦與作品細節;改變反差;型造視覺效果; 影響氣氛; 繼而打動人心。如此那麼,律師便似乎順理成章地輕易取悅人心?而警察則較易犯眾憎?非也!

自小庭教,做人要〝黑白分明,光明磊落。〞怪不得家父沒有期望我們兄弟當律師而他的長孫及長孫媳則是優秀的警察!

片集的結局:在灰帶裡工作的被在黑白分明裡工作的拿下

Wednesday, June 6, 2012

備戰

圖:《參選作品_第六號 Entry #6》
draft work for the HK Biennial Art Exhibition 2005
註:當年我選了另一輯作品《父老2005》成功入選
數月前收到香港藝術館的email,提示「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的截稿日期,也正好是我牛一那天。當時亦曾想過以攝影以外的作品參選,之後便置之腦後...

昨天,那段記憶忽然又湧上心來,還是錯過了日子!老實說,就是沒有忘記日子,也未必有時間及心情去趕創作...還是要多謝「忽然失憶」的本能!

「忽然失憶」是港人的通病,特別是在官政場上的「精英」,怪可憐的!(對沒有失憶的人來說)

憑多年的創作經驗,我體會到在壓力下創作是一件十分為難的事情,那是心情的問題。

期望今屆「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有更佳的作品展出!

Monday, June 4, 2012

以影會友

圖:《夏荷印象》粉嶺雲泉仙館 on Nikon D300 + Rubina Reflex lens

朋友在最近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了添置了好幾件攝影器材之外,更是樂此不疲地去尋找拍攝題材。

今天約了他以及兩位好友,一同到位於粉嶺的雲泉仙館採風。雲泉仙館是香港的荷花拍攝聖地,今天雖是週一,來採風的攝影朋友也有十多位。

我帶備了Nikon 500mm F8 及 Rubina 300 F4.5 兩支反射鏡,作為今天的主打,總算為《荷韻系列》增加了幾張作品。

白牆、黑瓦、青天

圖:《白牆系烈之二》攝於江蘇 on Nikon D100 12-24mmF4
週六,出席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香港分會的會員大會,會後設有作品分享會,出席者五十餘人,我相識的朋友不多,除了幾位前輩之外,便是好幾位在《貴州行》結識的朋友。

席間,有不少完成了攝影課程的學員領取畢業証書,看見他(她)們滿足與自信的表情,我為他(她)們的導師高興!也自嘆高徒難覓...

「節目」開始之前是聚餐,坐在我旁邊的幾位學員,正在喋喋不休地談論著心儀的名貴攝影器材,以及向往的攝影聖地。心想:「莫非他們手上的攝影器材不能拍攝嗎?本土就沒有創作的空間?」

在作品分享會開始時,我的朋友差點兒弄跌了一位學員的畢業証書,學員不高興地哼了一聲,我馬上替朋友向她道歉。心想:「一紙畢業証書真的那麼重要嗎?」

乘搭朋友的順風車回家,路上,一位畢業學員向我問教,其間談及他在分享會上的一張舊村莊的作品,我給他一點我的意見,附圖便是其中的構圖例子。他問:「那本書可以找得到那些構圖例子?」我:「....!」心想:「書上刊登的怎會有我的構圖風格?」

Saturday, June 2, 2012

處事的態度

圖:《專注》Photo taken on Panasonic LX5
在元朗舊虛遊走時,看見一隻白貓正俯伏在一水渠旁,貓兒目不轉晴地專注著水渠下的動靜,似乎在期待著什麼將會發生的...

在想,做人處事也如貓兒地專注,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好奇心驅使我走到渠邊看過究竟,卻經動了貓兒回頭望了我一眼,之後,牠便繼續牠的專注...

一看,原來渠下充滿了...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