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21

濠江街拍 - 香火

媽閣廟供善信進香的地方有别於别的廟宇之處,在於其能與大自然共融。



Monday, June 28, 2021

探廢尋棄 - 倉庫

這間棄置了的工廠底層都比地面升高了兩三呎,相信是倉庫之用,而外牆並没有任何的批盪,就有點不解?


 

初試 Astrum 黑白菲林 (五)

 反對聲明






濠江街拍 - 雅敘

[南屏雅敘]是澳門歷史悠久的茶餐廳,店內都是濃濃懷舊風格,我在澳門的舊區行了一個早上,走進這裡不但可以吃點東西,亦可以繼續「街拍




濠江街拍 - 異象

 留意光影的變幻是種賞心樂事,在夜裡看街燈所造成的投影,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Sunday, June 27, 2021

濠江街拍 - 街燈

我曾多次探遊澳門,澳門不大,但文化保育卻遠比香港做得好,重遊多次澳門仍是覺得有新鮮感,由其是在夜幕低垂,走在澳門的街道上倍感詩意。




昂坪拾舊 - 旅遊區

 

昂坪360 是沒有任何歷史價值的遊客區,我速速經過時,見一僧人專注著他的手機,他為什何不走入在不遠處的寶蓮襌寺?是旅遊區的魅力?



黑白菲林

前天再購入了一盒100呎的 Kodak Eastman 5222 黑白菲林,現在還能買到新貨實在要多謝仍在堅持以黑白菲林製作電影的導演及製片商。目前仍有好幾個國家的品牌在生產黑白菲林,中國、英國、日本、德國、東歐等等都有出品,然而其價錢卻表現其趁貴的身價。但願在我有生之年市面上的黑白菲林能持續供應。



 

探廢尋棄 - 雜物

經常在廢宅探遊,有助在雜亂的環境中尋找有感受的視覺元素,而光影的幫助實在功不可沒,我經常對初學黑白攝影的朋友說,有光、有眼、有心就有境。





初試 Astrum 黑白菲林 (四)

"試拍" 是我外影的其中一個推動力,手上若有新到的相機、鏡頭、菲林,我總會走到街上,專心地拍攝。我判斷結果的方法不在於客觀的細緻分拆,而在主觀的視覺效果。

這是另一張試用烏克蘭 ASTRUM Фoto Photo 100 135黑白負片拍攝的作品。若問我 ASTRUM Фoto Photo 100 與 Kodak T-max 100 有什麽分别?那一款菲林比較好,我的回覆會是這兩款菲林都可以給我需要的效果,都可以使用。你們能否駕馭它,我就不知道了!


 

Saturday, June 26, 2021

初試 Astrum 黑白菲林 (三)

這是另一張試用烏克蘭 ASTRUM Фoto Photo 100 135黑白負片拍攝的作品。




Thursday, June 24, 2021

探廢尋棄 - 掛梯

這裡曾經是工廠,大部份的樓梯都是外掛設計,想信是方面監察廠房内部的情況,亦有可能吳方便操作大型吊臂,在行外人看這是一所頗有特式設計的工廠。


 

自捲菲林

我在幾年前開始購買100呎的35mm菲林,首先使用的自捲菲林是Kodak Eastman 5222 Double X 黑白電影菲林,原來包装是400呎,並没有獨立的135裝,據說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就是用這款黑白菲林拍攝的。感光度是ASA250, 片基與葯膜較厚,是電影片的母片。

近年獨立包裝的35mm菲林(135)價格上升,我之後亦購買了Ilford HP5+, 及最近試用的APX 100 100呎菲林,作為日常使用。

註: 好友Phillip昨日贈送了過百個135菲林空殼給我,在此多謝他的美意。🙏



初試 Astrum 黑白菲林 (二)

這是另一張試用烏克蘭 ASTRUM Фoto Photo 100 135黑白負片拍攝的作品。

Wednesday, June 23, 2021

探廢尋棄 - 露枝

這間被廢棄了的工廠,大部份的樓梯都是外掛的,因此嚴重地被風雨侵蝕,不少石屎已剝落,外露的鋼枝亦銹了,上落要額外地小心,探遊廢墟確實有潛在的風險。




Monday, June 21, 2021

探廢尋棄 - 高光

在陽光普照的日子探索廢墟,光影所造成的氣氛頗為吸引,亦有助突出建築物的形態,把已廢棄的建築物原有的魅力再次展現在人前。







探廢尋棄 - 纏繞

繼我在昂坪看見了一棵會纏繞另一棵樹的樹之後,在另一廢墟又遇上了幾棵會纏繞别體的樹,感覺有點詭異的...



Workhorse 相機 - 試拍

Nikon F100 被譽為 F5 的精簡中階版,是 Nikon 最後生的一款中菲林相機,配有3D矩陣測及內置馬達,測光準確,對焦快捷,若配上VR及VRII鏡頭,可減震達兩級或以。我雖然已有F5相機,但量及體積還是不及F100優勝,而我手上的F6相機雖然較F5方便,但拿來粗用總是有點不忍心,因此選擇了F100作為我其中的一部 workhorse 相機測試當日,我配上Nikkor AF-S VR ED 24-85mm F3.5-4.5G 鏡頭, 用1/20秒快門先決拍攝,效果滿意。





Sunday, June 20, 2021

探廢尋棄 - 入黑

初次進入這個廢棄了的工廠,馬上察覺與過往去過的廢宅不同的地方,這裡很少雜物,地方很大,少了那份壓迫感,空氣中沒有腐爛的臭味。



Friday, June 18, 2021

昂坪拾舊 - 海天一境

在昂坪路旁找到了古道的入口,沿著山邊水坑走了一會,見不遠處有一牌坊,就是此行要尋找的「海天一境」牌坊,牌坊的正面刻着「風平浪靜」橫額,據資料記載,是筏可和尚題,這座牌坊是昔日登上昂坪高原必經的舊山門,當年在山門處可臨望大海,如今古道已被昂坪路取締,荒廢在樹叢間,而其中一柱已破損露出銹了的鋼根,相信這座被棄置的二級歷史建築不久便會散落地上,成為一堆碎石。據說往下山方向不遠處有一座塌毀的涼亭,名為「襟海亭」,亦是古道上的重要建築,因天灰暗,唯有留待下次再探。




昂坪拾舊 - 華嚴塔

我沿着昂坪奇趣徑走向心經簡林方向,在 Google Map 上顯示了華嚴塔的位置,但没有通往的路線,在附近一帶來回了兩次,也是找不到入口,便決定向著華嚴塔的位置破林進發,進入林中不久,已可見塔基在不遠處的山崗上,連忙踏著枯枝上崗,不久華嚴塔就展現在眼前,我馬上開機記錄那一刻的景象(附照)。我攀過塔基的矮欄,走到正門觀看,塔門是鎖著的,塔高三層,飛簷瓦背,掛着『光明徧照』的橫匾,從資料所知,華嚴塔是紀念筏可和尚當年講解華嚴經而興建。正當我拿起相機拍攝的時候,背後突然傳來幾聲鴉叫,見有兩個黑影飛過頭頂,我的心神為之一振。拍罷,沿着門前的石級下崗,才發現了隱蔽的入口位置。




候車站的藍天綠林

今天在候車站排隊等候輕鐵列車時,被一幅充滿著活力色彩的畫面吸引著,心情隨即開朗起來,幸福的感覺在空氣中散發著,怎不滿足...



Thursday, June 17, 2021

昂坪拾舊 - 痴纏

我離開昂坪吊車站後,便急不及待地尋找「海天一境」牌坊,卻誤走上了昂坪奇趣的起端,徑上渺無人煙,蔽天,鴉鳴狗,若不是身在佛林,想必馬上離開。





Wednesday, June 16, 2021

昂坪拾舊 - 心經

今天獨自上昂坪,尋找幾個鮮為遊客到訪的古蹟,都是從互聯網上分享中找到位置,到達現場附近再靠 Google 地圖引路,順利地找到了兩址,卻因天氣昏暗,決定早點下山,反正來日方長…

初次接觸心經是在旅加期間,難得的内心平和…



Sunday, June 13, 2021

蜂巢芋角以外

以我所知元朗飲茶的地方很少有蜂巢芋角點心供應,那天我在一間有蜂巢芋角供應的茶居外等候入座,因為大門對著路口,正好觀看行人過馬路的百態,不失為拍攝的好景點。這正是蜂巢芋角以外的另一優勢。



Friday, June 11, 2021

鮮明的組合

今天參觀完第二個攝影展覽,在往第三個攝影展場途中,經過新入伙的過渡房屋。這是政府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預製貨櫃組合而成的房屋作為過渡性房屋。我見到那麽鮮明的顏色組合,便忍耐不住,停下腳步欣賞一番。



存活盡在展場中

今天參觀的第三個攝影展覽,是區永泉兄與其學生的【玄黑,純白,絢灰。黑白銀鹽相展覽】,這個展覧至今已辦了第五屆,今屆除了區兄之外還有八位參展人,展出的全是區兄一手教導出來的學生的手作,作品由創作拍攝至沖放曬裱,都是每位參展者一手包辦,區兄在數碼年代還全力支持黑白銀鹽相的存活,實在令人佩服。展覽在文化中心大堂直至這週日,各位同道請到場參觀支持。



針對人還是針對作品?

今天參觀了三個攝影展覽,其中一個有眾多參展者,作品水平參差,當中有一輯是生活照,沒有錯,是實實在在的生活照,都是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 snapshot。真不知道負責策展的為什麽容許這些照片公開展覽? 其他展出的作品雖在水平上有不足之處,但仍可以看出每位作者認真做好作品的態度。拿生活照出來展覽,影響自己的名字是活該,但影響整個聯展的名聲是自私的行為! 曾幾何時,我作為聯展的策展人,亦曾否決過一輯生活照參展,卻被參展人的導師在背後說我針對那人。事實上,我根本就不認識那人,就好像我不認識今天拿生活照公開展覽的人兄一樣。我針對的不是人,而是作品。也許我才是被針對的那人…



Thursday, June 10, 2021

開光接福

在龍母誕的大清早,來自大鄉小村的鄉民先將龍舟划到龍母廟,將龍頭帶入廟内開光接福,才扒出涌上遊鄉。

圖: [接福] Nikon Nikonos V 配35mm F2.5 






唱龍舟

多年前到位於廣東德慶縣的悅城鎮龍母廟,觀一年一度的龍母誕,現場見有已在香港絕跡的「唱龍舟」高人,馬上採訪及拍照記錄。

圖:[高人] Nikon Nikonos V 配35mm F2.5 







Tuesday, June 8, 2021

舊區拍攝影 - 倩影

在深水涉近旺角那一邊,有一座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堂],目前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活化,是一所中醫藥保健中心,可惜被疫情影響,當日並没有運作,只開放地下部份給公眾參觀。

圖: [倩影] Leica 246 Monochrom 配 Leica Super-Angulon M21mm F/3.4 



維修店外

在三水旅遊期間,經過一間維修店,見一位婦人帶著一艘木艇站在店外,等候正在修理車架的師傅,莫非她的木艇需要修理?



Monday, June 7, 2021

舊區拍攝影 - 神針掌光

在舊區巧合地遇上了高人贈醫的機緣,緣曰:

精神治療

神針掌光治療

来求醫者

有真誠心

有信有效

分文不受

廣結善緣


圖: [結緣] Leica 246 Monochrom 配 Leica Super-Angulon M21mm F/3.4 





舊區拍攝 - 監視

深水埗由填海一帶的新樓發展,向舊區伸延,區內新興的文青咖啡hut與植根的美女髮廊大相徑庭,區内的文化正在激變。在一條寂靜的街上,三名男子在路邊踎低,正在聚精會神地挑選著一箱又一箱的舊CD碟,不遠處有一間賣舊唱片的店舖,有位婆婆從敞開僅有一個身位的鐵閘間伸出了半身,正在監視著那三名男子的舉動,相信他們是店主與顧客的關係吧。

圖: [監視] Leica 246 Monochrom 配 Leica Super-Angulon M21mm F/3.4 



Sunday, June 6, 2021

舊區拍攝 - 擺街檔

 今天與[一影會]創會成員到深水埗茶敘,並進行小組舊區拍攝活動。

圖:[擺街檔]Leica 246 Monochrom 配 Leica Super-Angulon M21mm F/3.4 



回顧三水

多年前往三水,印象有點模糊,回顧檔案內的所有照片,竟然是一片窮鄉僻壤…




Saturday, June 5, 2021

走了一回

啟用了Google定位記錄,因此系統每個月會寄送電子郵件給我,這叫 Google Maps Timeline。真沒有想過,在五月份我在香港的四方八面走了一回。




煙雨濛濛

那年往三水探遊,座駕沿江駛過,天下起雨來,我隔窗外望,雨水將繁忙的貨運碼頭美化得帶點詩意,攝下了那一刻的感受。

煙雨濛濛,春風輕輕,恍惚凡塵中的仙境…





Thursday, June 3, 2021

日上中天

今天終於可以見證了兩件事。

其一,昨日天文台天氣預報今天還是多雲有雷暴,今早卻陽光普照,再上天文台天氣報告,已改了陽光多雲,說天文台是港府最有效率及最知過速改的部門一點都無過份。

其二,太陽全年最高仰角在香港今天正午12:21發生。




Wednesday, June 2, 2021

錯過是應份

我不鍾情於拍攝雀鳥,雀鳥只是尋常景物的一種。藝術一點去說,不外乎是視覺元素,合意便放入視框內。玄妙地看,那皆是自然,遇到是緣份,錯過是應份。在2015年探遊 Calgary 時所拍攝的舊相中找到了這一張雀鳥照,全輯照片也只有這一張雀鳥照,從其他照片的提示回想起,這張照片是在 Calgary downtown 河邊的單車跑步徑拍攝的,當時弟弟夫婦去了踏單車,太太與我則沿著河邊散步。六年後人面依舊,那鳥兒卻已隨大自然去了...



自拍舊照

在舊檔案裡找到一張自拍照,當時是錦田的醮期,那天早上我獨自上蠔殼山,打算找一個好角度,拍攝那座高聳在錦田平原的白鋅鐵戲棚,還記得上山的路有幾條被草叢遮蓋著的壕溝,相信是二次大戰時的遺跡,幸好没有掉進坑裡,登頂後見到一座很少見的山神廟(見圖右下方),那次是我首次上蠔殼山,下山尋路時有點失了方向,直至見到了幾座山墳,便喜從心來,終於有退路了。




修身養心

我雖不作畫,卻有幸與畫會結緣,是廿多年前開始的事了,至今我對畫會中人的謙遜修養仍是十分欣賞,弄墨能修身養心虛談。相比我所認識的影會文化,完全是兩個世界。若以文、喻兩者,前者為文,後者。「文無第一,武無第」這兩句大可概括其内涵,無須多說。







Tuesday, June 1, 2021

[視覺回憶]的理念

為本年初舉辦的一個同學會「聯展」預備了一輯作品,但我最終決定退出了該「聯展」(註:因由)。我預備參展的一輯品題名為[視覺回憶],共分為六張,主題[學生照]、[家庭照]、[攝影課]、[鏡前人]、[照相機]、[雲端記]創作理念如下: 

「我曾經有過六段難忘的攝影經歷,跨越了三個影像時代(菲林、數碼、雲端),從坐在鏡頭前面的角色,變成站在相機背後的工匠,由職業攝影走向概念藝術,最後卻還是回到攝影的初心…記錄當下。 要用一張照片的篇幅去記錄一段回憶,在傳統攝影(電影除外)的框架中實在難以交代。我使用拼貼手法,以[視覺回憶]的概念重組有意義的影像元素,構成視覺上的回憶。為了重拾這六段視覺回憶,我共採集了超過一千張舊照片,包括一輯專業攝影畢業作品、過百張婚纱照片,及一幅曾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的作品,作為二次創作。 」

 (註: 事緣在去年年底的「預展」中,同學會的導師為了拍攝一張大合照留在聯展用,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臨時改變了安排,公然在預展現場違反展場的防疫規則,要求在展場内的幾十位參展人及來賓同時脱下口罩,拍攝大合照。我為了表示不認同此等不公德的違規行為,我在當晚便辭去同學會展覽總監的虛銜,也退出了「聯展」。)


(附圖為去年底我在預展展出的一輯作品[故影]其中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