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1, 2022
初遊南嶼郊遊徑 (四)
藍寶石 - 試拍(二)
我在把Airesflex Z打包退貨之前,裝上一卷已拍攝了三格的菲林,走到附近的公園找題材試拍,在没有直射光的情況下找題材相對較有挑戰性。附照為園内的一個圍封點,雪糕筒上的字還清晰可見,遊人的頭髮仍有層次,以七十年前生產的Nikkor鏡頭來說實在難得。
拍攝資料: Aireflex Z 雙鏡反光相機,搭配有鏡片突變的 Nikkor-Q.C. 75mm F3.5 鏡頭,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Sunday, January 30, 2022
初上華山軍路 (二)
上水華山軍路的最高點是139米高的華山,沿路的兩旁均可見到市郊一帶的人為設施,其中經過一個被樹叢包圍著的貨柜場,是難得一見的景觀。
拍攝資料: Semflex Studio Som Berthiot Tele 150/5.4 雙鏡反光相機, 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藍寶石 - 試拍(一)
我把鏡片出現突變的那台 Airesflex Z 退回賣家之前,拿來試拍了幾張菲林,在今日年晚收「廬」前把它沖洗了出來,看過了那幾張底片之後,留意到幾點。75mm鏡頭使用1/50秒拍攝比一般雙鏡反光相機較為容易震動,要小心持機。對焦屏亦較暗,加上老花眼,較為容易失焦。拍攝當時雖然是散射光,這支配在Aireslex Z 機身上的 Nikkor 鏡頭比一般 Nikkor 鏡頭較為低反差。在1951年間生產的這支 Nikkor 鏡頭果然能表現出我所喜歡的那種微妙(subtle)品味。
拍攝資料: Aireflex Z 雙鏡反光相機,搭配有鏡片突變的 Nikkor-Q.C. 75mm F3.5 鏡頭,Fomapan 400 黑白菲林,對焦在最近焦距3呎,光圈開盡F3.5。
Saturday, January 29, 2022
初遊南嶼郊遊徑 (三)
在初段山邊有一片燒焦了的斜坡,土壤都露了出來,我被其中一處白石、枯枝、落葉吸引著,便走上斜坡,找了一個合適的角度,記下了那次侘寂之遇。
拍攝資料: Semflex Angenieux 75mm F3.5 雙鏡反光相機, 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Friday, January 28, 2022
初遊南嶼郊遊徑 (二)
我選了在週六探遊南嶼郊遊徑,是因為從未走過這條路線,在需要時也希望容易得到遊人的照應,遊人亦偶然會點綴我的畫面,增添趣味。
拍攝資料: Semflex Angenieux 75mm F3.5 雙鏡反光相機, 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Thursday, January 27, 2022
藍寶石
Nikon 曾經生產過旁軸及單鏡反光兩類35mm菲相機,卻没有雙鏡反光及單鏡反光的120菲林相機面世,然而在 Bronica S 及 E 系單反,與及 Airsflex 雙反 120 兩系列的菲林相機上就配上了由 Nikon 生產的 Nikkor 鏡頭,曾經遇到過兩部配上 Nikkor 鏡頭的 Airesflex 雙反相機,可惜都有鏡片的問題,不能留下來使用。附圖為我最近遇到的 Airesflex, 我在退回原主前試拍了幾張菲林 (photo taken on my Samsung GalaxyA71 smartphone)。
Wednesday, January 26, 2022
Tuesday, January 25, 2022
Monday, January 24, 2022
汾流印象 - 小天地
當年汾流西灣上的內灣是我們的小天地,平靜的內灣沒有受到海浪的沖洗,只被我們的笑聲及腳步打擾,然而,她卻充當著我們的褓母,讓我們遠離泊岸的海浪。在我眼裡,今天的内灣明顯地比當年的細小得多,以前用作躲藏的沙丘亦矮得那麽地可隣,真的有點懷疑她怎麽可以被用作捉迷藏的場地? 五十年前的那天,我從來沒有留意過在遠方的那片海天一色,更未曾幻想過有一天竟會走到海岸線的彼岸,見識那裡更大的天地。終於都看過了,今天的我仍是被這塊小天地吸引著...
拍攝資料: Fujifilm GA645Wi 相機,Fomapan 400 黑白菲林。
Sunday, January 23, 2022
汾流印象 - 記憶即抽象
憑著記憶去尋求實証,往往會獲得一場空,記憶只是過去對現實的主觀片段,昔日的主觀與今天的主觀會因個人際遇而改變,當年從少年的角度看汾流小學是寬敞的,白髮蒼蒼的我則驚訝今天汾流小學的狹窄。今天憑藉記憶在現場尋找能與當年的感受產生共嗚的景物,要的不是求實証,而是重温當年的情懷。多少帶點抽象的意味...
拍攝資料: Fujifilm GA645Wi 相機,Fomapan 400 黑白菲林,五十年不變的汾流西灣「浪與灘」。
Saturday, January 22, 2022
Friday, January 21,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六)
我放棄尋找汾流小學的念頭只維持了幾秒鐘,我的腳步轉向比思想還要快,沿著村路四處搜索校影,不一會我又走回富記士多,在屋後遇到從富記走出來的年青人,我向他問路,他回應:「你做乜野事?」,我道明來意,他才冷漠地叫我在前面繞過左面,我走回最初入村的路上,就在富記士多招牌旁邊隱若有一個圍欄的缺口,缺口已被草叢遮蔽,我探頭入內一看,果然就是我要尋找的汾流小學,我站在小學的前面,第一個反應就是校舍原來是那麽的小。記憶中的小學要比眼前的大,有一次到達汾流村時正在下著雨,我們便在小學裡休息,把書枱堆放起來,眾人睡到書枱或地上,過了一夜。如今小學内的設備就只剩下掛在牆上的一塊黑板,及掛在側牆的兩幅黑白照片(看comment内的附照),在一個角落的地上亦有一堆破爛的相架及黑白照片,這些照片似是在汾流村拍攝的,頗有心思,相信在這裡曾經有過攝影展吧。小學的校舍還是保存得很好的,屋頂沒有破損,屋内亦没有被樹木侵蝕的痕跡。在小學的左邊及後方有一些遊樂設施,但部分已被隔鄰士多佔用了,我就沒有闖進了。當年在小學斜對面有一間供穿山甲巡巡警住宿的小房子,印象中好像是黑色的,我們亦曾在此借宿。我在吃午飯時曾問過陳太有關警察宿舍的位置,她說沒有見過。我離開小學後特別在附近尋找那間警察宿舍的遺址,可惜遍尋不獲。(附照為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Thursday, January 20,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五)
我遊罷東灣,便沿路返回陳記士多外圍,向西灣方向走去,接近西灣汾流村時,我發現沿途都是廢屋,直至走到一所名叫富記士多的屋子,見在遠處有一家人在午飯,相信他們就是富記士多一家,我沒走近打擾,先到沙灘走走。回憶在五十年前,我們三兄弟有一次帶了玩具氣槍來到汾流村,在這一帶的沙灘打野戰,我對西灣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有一段由山水流入沙灘所造成的内灣,最適合用來埋伏之用。今次特別希望能找那内灣,在我入村的那邊發現一個類似内灣的地方,但已經沒有了水,只是一個小沙丘,我帶著失望的心情再走向沙灘的另一端,終於在近碼頭那邊找到了這個內灣,我在心情大喜之下拍了多張照片。在我印象中,當年好像沒有那個碼頭。之後我重回到富記士多的路上,繼續往前走,尋找另一個希望能再見一面的地方...汾流小學,不一會我便走到一個路口,有一塊由離島區議會立的路牌,上面寫著「汾流村」三個字,路牌指向我剛走過來的方向,原來這才是今天汾流村的入口,當我試著回憶當年走過的路時,我卻被一所較旁邊村屋為高的大屋,横額上寫著「應綱梁公祠」,在我印象中這所祠堂又是一片空白。我繼續沿路尋找汾流小學,卻走到通往二澳的上山梯級還是未見到其踪影,心想汾流小學是否已被拆卸? 當下我竟然泛起了一絲放棄之念。附照是在西灣上的内灣,由我的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初上華山軍路 (一)
昨天的天氣預告說週五起將會連續幾天下雨,趁著今日還有陽光,我便再次登高外影,今日行的是有香港小長城之稱的上水華山軍路,這是在港英時代所建的邊境巡邏車路,全長約只有五公里,由上水虎地坳村起,串連幾座矮山,通往粉嶺坪輋,途中走過的矮山有杉山(115米高)、華山(139米高)、馬頭嶺(135米高)。我今天帶著上次探遊南嶼郊遊徑的那兩部法國 SEM 雙鏡反光相機,因為還有餘下未拍的菲林,另外也帶了極之方便的傻瓜 Nikon 28Ti 菲林相機。我在下山後才發現步數未如理想,再走到在附近的雲泉仙館看看,結果整日走了一萬五千多步。附照用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自拍,山上的芒草十分茂盛,值得觀賞。
Wednesday, January 19,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四)
Tuesday, January 18,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三)
離開引水道之後是一條長長的下坡泥級,之後到達一條小溪澗,過澗後就有一段彎曲的上坡石級,到達上方較平緩處可飽覽大嶼海峽及眾小島的風光,當日早上多雲,陽光卻不時在雲層隙縫中射落海面,那麽壯觀的畫面維持了近兩個小時,為我這段孤獨的路途增添不少樂趣。汾流東灣就在山路的前下方,在五十年前這段山路是很狹窄的,左面是陡峭的海岸山脊,而且比較當風,那就是我當年最怕經過的一段路。如今山路已被開闊了,更設置了欄杆,感覺上安全得多了。在這段路的起點竟然遇給我上了行山 KOL Kate 林樂儀, 原來她亦是走這段路往汾流村 (待她出片後再分享她的連結), 她正在要航拍這一片景觀。附照是臨海山路所見的大嶼海峽變幻的風光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Monday, January 17,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二)
這條由石壁出發往汾流村的19公里長路線,因為路途較長,遊人亦較少,我選擇在週日出發,是希望途中有些遊人相伴,若獨自遇到困難亦望有人幫助,不竟我已經有五十年未走過這條路,狀況是如何對我來說多少有點迷糊。結果我走完整條引水道段只遇到兩位外藉人士,他們在初段已轉上往萬丈布的支路離開引水道。我為了省點時間留待後段,在這段石屎引水道上加快步速,不到個半小時便走完了引水道段,到達通往汾流山路的路口。近年引水道沿途設有不少供遊人休息野餐的設施,五十多年前的荒涼影像已不復見,唯獨風光未變。記憶中,我當年還未懂得欣賞風光,錯過了的卻在今天一次過給我品嘗。附照是在引水道段上看到的美麗風光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Sunday, January 16, 2022
五十年後的汾流村 (一)
在我小時候有一段日子,舅父幾乎在每一個週末都帶著我們三兄弟到汾流村住一晚,之後的五十年我們都没有再次踏足汾流村。我在舅父近月過身後才有再到汾流村看看的想法,走的路線是從石壁沙咀起步到汾流村,再經二澳往大澳離開,全程19公里,趁著今天陽光普照,我帶著兩部傻瓜菲林相機 Fujifilm GA645Wi Professional 及 Nikon 28Ti ,向汾流踏出了第一步,我在早上9時9分抵達沙咀起步點,在11時11分到達汾流村,在汾流村逗留了兩個多小時才離開,最後在3時33分走上了從大澳開往屯門的直航渡輪。整天走了近三萬二千步,是我近期最高的步行記錄,Step Tracker 給了我一個 30K Explorer 獎勵。附照是用我的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我當時正在汾流陳記士多進食一份「行山友餐」,那些生菜是陳太自家種的。
Saturday, January 15, 2022
初遊南嶼郊遊徑 (一)
天文台說了幾天間中有陽光,結果多日來都是密雲,因此我沒有出遊外影,只留在家裡做健身,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當然及不上走一次山路。天文台又說下週一及二有雨,似乎我若不再出外走走,就不知道要等到那日才有陽光伴我登山,於是乎我便決定了在今天出遊外影,結果太陽由早上出來一直留到旁晚。今天是我初次到南嶼郊遊徑遊覽,我由伯公坳起步向南山梅窩方向走,因為這是一條我未走過的山路,故特意選在週末較多遊人的日子獨自上山。南嶼郊遊徑給我的印象是路旁有不少巨大的岩石,山路由大石堆砌顯得古樸,路況整體平緩,多樹蔭,有幾條山溪流過,外望嶼南一帶海景,加上陽光普照,實在令人陶醉。今天帶了兩部法國製造的 Semflex Angenieux 75/3.5 及 Semflex Studio Som Berthiot Tele 150/5.4 雙鏡反光相機,整日走了一萬七千多步。附照用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自拍,背後是打卡位「心形石」。
Friday, January 14, 2022
Thursday, January 13, 2022
Wednesday, January 12, 2022
Tuesday, January 11, 2022
Sunday, January 9, 2022
再探蓮花山 - 上塘古村
三天前我與好友 Perry 走了一趟上塘古村及蓮花山公立小學,我在去年十月才走過一次,但今次重遊卻再也找不到通往上塘古村的山路入口,唯有先到蓮花山公立小學打卡,再沿政府新建的「完全新道」逆走回上塘古村,入村後密雲蓋日,需要耐心地等候陽光從雲層間隙射進樹叢中的廢屋,在我們逗留其間,就只有幾次短暫的拍攝機會,結果我只拍了六格黑白菲林。這次行程我帶了兩部中幅菲林相機拍攝 (Rollei Wide CZ Distagon 55mmF4 及 Rolleiflex T2 CZ Tessar 75mm F3.5),走了二萬四千多步,行得痛快,影得暢快。(附照是 Perry 為我拍攝的現場記錄,在此謝過!)
Saturday, January 8, 2022
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Monday, January 3, 2022
落馬洲的山上 (二)
我在大除夕那天與朋友往落馬洲鐵坑山及蛇嶺外影,早上多雲,到下午才間中有陽光,當天最為美中不足的,是其中的一部配上中距鏡頭的中幅相機突然卡機,全程就靠另一部配上廣角鏡頭的中幅相機拍攝。 我見今早陽光普照,便馬上帶了部 Bronica EC 6x6 中幅菲林相機,配備 Nikon Nikkor-Q 105mm f/3.5 及 Nikon Nikkor P.C 200mm F/4 兩支中距鏡頭,出發到落馬洲,再次登上往鐵坑山及蛇嶺。今天我在山上來回走了四個小時,超過一萬步,卻沒有遇到一個途人,整段時間就只有我一個人在山上,行得暢快,影個痛快。
(附照為 Samsung Galaxy A71 手機拍攝)
Sunday, January 2, 2022
落馬洲的山上 (一)
落馬洲的鐵坑山及蛇嶺一帶是草山,路徑清晰,山上茂盛的芒草與廢棄的邊境刺欄交織成獨特的境象。我在兩天前就走了一趟,那是我第三次登上這一帶的山頭,我帶備了兩部中幅相機 - Fujifilm GA645 Wi Professional RF 及 Mamiya C330S Professional TLR 連135mm 鏡頭,可惜當我開始使用 Mamiya拍攝時,上菲林的把手卡住了,只好全程使用Fujifilm 的 45mm 廣角鏡頭拍攝。當天晚上我檢查 Mamiya,把手卻暢順地運作起來,又一件耐人尋味的事件。(附照為好友 Perry 為我拍攝,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