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牆壁上繪畫,古時作的被稱為壁畫,現今作的被叫做塗鴉。古壁畫(或是岩畫)的價值在於其內容記錄了古代的生活狀況,讓今人藉此推斷人類文化的演進過程。今人的塗鴉自二次大戰後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優化」而升格為塗鴉藝術。我對塗鴉藝術沒有深究,對其了解亦只限於在觀賞的層面,此類藝術卻讓我感到在創在之餘也同時在破壞。
某日,正在鄉間裡進行「酷熱天氣考驗」期間,被一幅牆上的塗鴉留著了腳步,塗鴉的內容為一對露體的男女,表面似是一些不雅的塗鴉。然而,我卻被作品的原始味感動了。
圖:《男與女》
更多圖片存放於《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內的《2010 July 17 A Brief Walk in Yuen Long 2 元朗圍村遊之二 》
Friday, July 23, 2010
壁畫
Thursday, July 22, 2010
磨練心志
記得曾看過一些有關軍人體能訓練的電影片段,體能訓練的最後一項挑戰往往都是要求受訓軍人在時限之內心算一條數學問題,目的是在考驗軍人在極度勞累的狀態下還需要集中精神去思考及維持清晰的判斷力。這種考驗與在酷熱天氣下創作似乎是同出一轍。
在酷熱的天氣下創作是一種磨練,由其是在遠方遊歷的時候需要背負笨重的攝影器材與行裝上路,必定弄得汗流浹背、力盡筋疲,在體力與意志發揮到極點的時候,仍需要集中精神去尋覓及感受四週的可造素材,不昏過去已算是萬幸。
近日,我就是在攝氏35度的酷熱天氣下於新界西北的鄉間遊走,雖然只是背著一部照相機,兩小時的戶外行程,使我的一身衣服都濕透了,神志亦有少許昏亂… 然而,最終我還是幸運地在半昏半醒的意識下再次通過了考驗。
圖:《天水之間》
Wednesday, July 21, 2010
胡言亂語的照片
我認識的那位行山隊領隊經常鼓勵隊友們將行程裡拍得的照片放到網上供同好欣賞,卻又會附上一句:「不要把劣照都一併上載,免得人家的眼睛受罪!」隊友們一般的反應都是一笑置之。我相信隊友們不是不尊重領隊的忠告,而是不知道如何分別照片的好與劣。
照片與其他視覺藝術作品都同樣地隱含著本身的溝通模式,那種溝通模式又稱為〝視覺語言〞。視覺語言普遍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象徵性的符號,一般是由宗教或文化衍生出來的意象。其二為抽象性的視覺元素的組合,以此觸動人們的直覺與感觀。前者以隱晦的方式在同類族群中溝通,而後者則有賴人們的感受能力去領會。
缺欠視覺語言的照片可被視之為胡言亂語的照片,既不能與同族溝通,也不可讓別人領會,結果就是令人家的眼睛受罪。
圖:《擴張的空間》
Tuesday, July 20, 2010
時光的印記
日前,兄長在其網誌上對時光的感慨寫了一篇文章,獲得不少網友的迴響。而我亦被捲入了時光的漩渦之中…〝當下是過去與未來的一線間隙,人總得活在那線間隙之中。〞人活在當下總是要忙碌,能閒下來回味過去或是祈望未來既是一種福氣,也是一種恩賜,因為在萬物之中就只有人有這種本能。
還記得…
要到加拿大升學那年,臨行前收到一位世伯送來的禮物,是一隻精工錶廠出品的「星期、日曆」自動腕錶,橢圓的錶面加上不銹鋼外殼及腕帶,外形不算笨重,是當年的「潮款」腕錶。於是乎,在往後的幾年那隻腕錶就與我不離不棄…
數年前,從收藏中撿出了那隻停頓已久的腕錶,我凝視著錶的每道磨損,他們都似乎在提示我過去的某段經歷…
今天,腕錶又再與我不離不棄,繼續記錄我活著的每一刻…
圖:《時光印記》Canon G7, ASA400, P - 1/3 stop, manual focus, fill light with white paper
Sunday, July 18, 2010
30 年後的反思
週末看了 賈樟柯 導演的作品《二十四城記》。〝二十四城〞是華潤置地在成都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原址是“成發集團”廠址,是50年代〝420軍工廠〞從東北遷往成都的地方。〝420廠〞曾在60年代為空軍裝備而大量投產,之後又因為與越南的戰爭而再度鋒芒。然而,在改革開放期間卻被徹底地拋棄,成為了棄兒…
導演使用實驗的手法,以紀錄片的形式,把三代工人斷續的回憶與複雜的感情交集成一個完整的信息,讓人們反思在榮耀歷史背後的普通中國人民所付出的努力與代價。此片在改革開放 30週年後上映,是一套教人反思的電影。
賈樟柯:「於我個人,電影幫我打開個人禁忌,尋找廣闊的內心自由;於我的國家和整個人類,電影一直在幫助我們擴展自由的邊界。」我認為攝影也當如此。
在片中穿插了愛爾蘭詩人 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一些詩句,其中有
《隨時間而來的智慧》 “葉子繁多,根莖只有一條。在我青春說謊的日子裡,我在陽光下招搖。現在我枯萎成真理。”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1916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Now I may wither into the truth.
圖:《活著的智慧》
註:《二十四城記》爲第61屆康城電影節正式競賽片,不久前被入選美國《電影評論》雜誌2008年度10大佳片。被日本影片人稱爲〝話題沸騰〞之作。
Thursday, July 15, 2010
影像是否真實 (三)
對後現代主義思想發展有很大影響的法國哲學家 羅蘭‧巴爾特 (Roland Barthes) 在尋找什麼是攝影「本身」的過程中也曾思考過影像的真實問題。 在其著作《明室攝影札記》中他對一張附有已故人物的影像的照片有以下的感覺:〝相片的靜止狀態就像是真實與存活兩種觀念混淆的反常結果…〞。 巴爾特 所指的混淆與反常在於照片一方面能把已故人物活現在影像之中,卻又因其記錄過去的功能否定了那影像的真實性。
巴爾特 雖然也是一位出色的符號學家,卻沒有以符號學的理論去了解攝影的「本身」及影像的真實問題。也許是他的後現代主義思想誘導了他進入時空交錯的境界中尋求答案吧。
「生」與「死」、「存活」與「曾在」、「真實」與「虛假」、等等的對立概念似乎都是只是當下的執著。當按下快門以後,那些混淆與反常的執著都被固定在那靜止狀態之中,留待你、我、他去尋求自己的答案...
圖:《無我》
Wednesday, July 14, 2010
影像是否真實 (二)
有不少朋友認為拿著照相機到街上以不干擾現場的方式拍攝就是記錄了當下的真實影像,問題是為什麼要在那時、那地,並以那個角度拍攝那個面貌?其答案有二:其一是攝錄者是無意式地也就是隨機地進行拍攝;其二是那個被拍攝的面貌與攝錄者有著某種關係。
前者的唯一拍攝意途就是「沒有意途」,也就是攝錄者在拍攝過程之中排除了主觀的因素,拍攝出來的影像就只有物體本身的意義,卻沒有〝意符〞的功能,亦因此而沒有可以表達的〝意指〞,我視之為沒有靈魂的影像。
而後者是因為那個面貌觸發了攝錄者的某些經歷,因而在面貌本身以外產生了某種意義,這些主觀的感覺或反應乃來自攝錄者本身的體驗。當越來越多的人也擁有類似的體驗時,每當同一面貌的影像出現在那些人群的眼前時,那個影像將不會被質疑為假像,因為重要的不再是被攝物本身的意義。人總不會關心對其無關痛癢的事物是否真偽…因此,那個影像對那些人群來說是真實的,也可稱之為〝體驗真實〞。相反地,沒有那種體驗的人總不會接受那個影像為真實。
然而,當影像源自集體的〝體驗真實〞時,對同一「集體」來說其感染力雖然猶在卻欠缺了新意。觀之本地的沙龍攝影便是那種集體〝體驗真實〞的結果。
圖:《非我》
Tuesday, July 13, 2010
影像是否真實 (一)
朋友質疑上載作品《非花》是電腦特技所作,而不是在照相機觀景器內所見的原來影像。其實朋友的質疑帶出了一個頗為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影像是否都是真實」的問題。
專注於電影與數碼媒體研究的 羅伯特•考克爾 (Robert Kolker) 教授在其著作《電影的形式與文化》中指出〝影像迷惑我們是因為它們出色地提供了一種富有真實感的假像〞;然而,〝影像允許我們與客觀世界保持一種真實的聯系。〞羅伯特•考克爾 教授更表示〝我們熱衷於這種主觀與客觀的視覺玩意〞。
在影像中出現的物體本身都是曾經客觀地存在的,也就是真實的。然而,影像中的那個物體是在攝錄者的主觀意途下出現,物體本身的意義就被那意途蓋過去了,也就是變成了不真實的。因此,當面對一件攝影作品的時候不應該只專注於辯正其影像是否真實而忽略作品背後的真實意義。
瑞士語言學家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在其教學講稿《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將符號分成〝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個互不從屬的部份,〝意符〞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有形物體,〝意指〞就是一個需要〝意符〞加以描述的抽象概念。從符號論的角度去理解影像的真實問題似乎更能顯示作品的背後意義的重要性。
圖:《是我》
Saturday, July 10, 2010
「荷」來藉口
暑熱的天氣雖然持續,卻隨風飄來了幾片雲。
相約好友們重遊郊野荷塘,意不在賞荷,志欲敘舊。
濕透了一身汗水才是個把小時,雖不能盡興,還是為下次會面留個借口…
於是乎打車回到文明,談天說地,一坐又是個把小時…
友人嘆息:「花開滿枝即凋逝!」
我說:「秋日殘塘更堪賞!」
期待著秋来的日子...
圖:《非花》
《花非花》;歌手:七色光
試聽: http://6621.com/ting/E03027033.html
Friday, July 9, 2010
Thursday, July 8, 2010
賭波精神
世界杯的最後兩強在幾個小時之前經已有定案,荷蘭與西班牙決勝之戰將會在三天後開始,不論勝負如何2010年的世界杯都是歐洲球隊的囊中物。
諗中學的時候香港的足球活動還是頂熱的,每逢下課後書友們都會走到附近的花墟足球場「踢波」。我對足球並沒有興趣,卻經常被書友們邀請插隊委以重任…每當我隊推進到對方的半場時我就以一夫之力留守著我方的整個半場,而當對方大軍壓境我則被調往對方的半場以克制對方的防守,我很少在比賽中接球的,還記得第一次接球時我便「跣波餅」…然而,至今我仍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我能夠幫助書友們成隊。
自從世界杯「開波」以來,在街頭行尾不論男女老幼都在談論世界杯各隊的勝算,從他們的談話中卻了解到他們對足球運動的無知。心想:「香港的合法賭波活動果真能把無知的大眾變成了沉醉的球迷。」可笑的是政府還在一邊呼籲市民不要沉迷賭博!
...我想這次將會是西斑牙勝出!
圖:《純粹踢波》
Tuesday, July 6, 2010
妙哉頭昏
Sunday, July 4, 2010
藝術靈機
Saturday, July 3, 2010
大澳
Friday, July 2, 2010
塘邊鶴
在七.一的清晨與眾好友走到附近的一片荷塘「採花」。獲悉那片近在咫尺的荷塘是源於某日在沙江圍觀音像前的八仙池「採花」之際,巧遇一花甲老翁獲其指點迷津。當天,一眾就在半信半疑的心情下尋找那片荷塘,經村過田之後終於走到一片頗大的荷塘前。當下,我便暗地裡叫道:「莫非花甲老翁乃是 藍釆和大仙!」
還以為此荷塘乃秘密「偷香」之地,誰不知到達時已有三、四位同道正在俯首拈香,之後又再添上了四、五位,加上我們足有十人在荷塘間的阡陌上「偷香」。
此片荷塘為村民的農作物,荷塘水深不到一呎。有位後來的前輩,穿著一對長筒膠水靴,見別人笑他晚了,他便邊走著邊大聲說道:「走落塘裡拍攝,那怕到正午還有得拍呢,而且構圖更好。」然而,看了半天,那位「後來的前輩」還捨不得落塘構圖,還是甘願跟眾人一樣做隻「塘邊鶴」。
圖:《綠緣》
更多圖片存放於《My Visual Diary 我的視覺日誌》內的《2010 Jul01 Greenery Mind 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