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論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芸芸英雄烈士之中,論最具情節的競爭對手,莫過於勇猛威武的項羽與足智多謀的劉邦。雖然千秋過後,大局已成,這兩位叱吒風雲的大英雄的爭霸大業與逐鹿天下的事績,仍為後世所津津樂道。以至在一千八百多千後,世界華人仍為雙雄而着迷。

那天在東北一個紀念公園內,見一眾壯男正在嚴陣以待、虎視眈眈地為楚漢相爭再論英雄。然而,在他們身後卻坐著另一位男士,他也正在聚精會神地對著那幅楚河漢界,在沈思…

那股孤獨的氛圍是眾人皆醉,還是無敵的寂寞…

圖:《英雄的背後》

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寒流

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預報說北方的冷空氣將於本週四抵達華南沿岸,香港的最低氣溫將降至攝氏十四度…電台主持人回應:「嘩!真喺好凍呀!」

想當年初到加拿大唸書,過第一個冬天,在初冬的第一天,途人都穿上了外套,而我就只穿上一件長袖襯衣,在攝氏零度的街上走,感覺還是挺好的!

再想當年旅居加拿大,在冬天裡逛商場,臨離開商場前,受不了軟雪糕筒的誘惑,便邊吃著軟雪糕筒,邊走到攝氏零下五度的戶外停車場取車,那一刻才感到在咽喉內的軟雪糕是溫暖的,那種感覺妙極了!

如今即將體驗攝氏十四度的寒冷,真有點兒擔心受不了一個沒有驚喜的冬天...

圖:《凍壞了》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向一位好學的網友分享心得時,曾提及〝在雜亂中顯其層次與統一性是我最喜歡的構圖手法〞。我當時並沒有刻意地想過那種構圖手法是從何而來,是隨誰所學。擔心那位網友求學心徹,要問個究竟,便連忙以100MB/s 的速度在互聯網上搜尋,結果有關「雜亂構圖手法」的都是反面教材,都在說〝構圖不要雜亂〞。怎麼辦?

於是乎我便翻閱我曾在博客上發表過的作品,終於有了結論。







圖:《勁草》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曬棉被

秋老虎早已走了,然而,氣溫才在上週初按章似地調下來,卻又鄙吝地只開了幾個豔陽天,餘下的不是多雲天便是下雨天,令不少體弱的人抱恙…

小時候,在這個季候的豔陽天,人們總會把封存已久的棉被或寒衣在戶外晾曬,以除去那股霉氣,好趕上寒流來臨之用。至今,這種習慣雖已在市區內漸漸減少,還能在鄉間或公共房屋區域見到。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總會到現場採風,記錄那些也許在將來失傳的生活文化…

導至〝曬棉被〞文化失傳的原因,也許不是善變的人為,而是無常的氣侯!

圖:《文化落幕》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異象

今天約了畫家前輩及攝影好友茶敘,為下週六起一連兩週的「賽馬會藝術創作中心 (JCCAC) 藝術節」的參與作最後討論。

好友與我在12月10日(週六)任【哺光、觸影】講座的講者,他說【哺光】、我講【觸影】。畫家前輩將通知他唸藝術系的學生們來聽講座,祈望多一些學術交流...

前輩还希望我為他的畫室建立一個博客,欲以作為學術交流平台,讓他的學生們溜覽及參與創作項目...





圖:《互聯光斑》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謙卑

那天走入虎林,見一壯虎正在一灘積水前屈膝彎背,謙卑地啜飲,姿態有如正在跪拜聖水的虔誠信徒。心想:「兇猛如虎也要向自然低頭。」

在幾年前,我曾在博文【又是宇宙觀的影響】中提及〝中國的宇宙觀〞與〝西方的宇宙觀〞之別,那就是〝順應自然〞與〝克服自然〞之別。而〝謙卑〞就是〝順應自然〞之法。

圖:《跪拜》東北虎
舊文【又是宇宙觀的影響】http://bendickleung.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26.html

靜之辯 (續)

心從什麼?
儒學循格物致知;
釋門悟眾生佛性;
道家尚自然無為。

那麼中外又從什麼呢?
伊斯蘭教信五柱;
基督教顺服上帝。
天主教又怎麼樣?諸聖…
西方哲學家又如何?如您一般..
為什麼?自尋煩惱!

圖:《止水觀天》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靜之辯

什麼是靜?不動則靜。

那麼動又是什麼呢?是無數次靜止的因。

可謂因?果之源。

何來的源頭?從意念而來。

意念從何生?從人心所生。

圖:《心源》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雜亂的思維

我喜歡在雜亂的思維中尋找道理,我相信每天的遭遇,那怕是打擊也好、得著也好,總有學習的地方,理順那些經驗,便成為了自己處世的道理。

做研究生的時候,教授教我 complicated problem 和 complex problem 之別,前者為可解構的問題,有法可解;後者則為不可解構的問題,無法可施。

處世的遭遇,不管是好還是壞,其特性不外乎是complicated 或是 complex。而遭遇的定性除了看是否有法可解,還因人而異,因為一切能感知到的遭遇都是人為的。

圖:《亂枝出精髓》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心想事成

一年將盡,還有不少想做的事情未有落實,甚至未曾起步。心情之焦急不為外人所知!

最近在報章上看見一則有關對城市人壽命的調查結果,香港人的平均壽命竟居首位,是82.5歲,僅勝日本東京的人壽。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卻有部分港人開始為退休養老而惆悵。以香港的法定退休年齡65歲來算,退休人士平均還要生活17.5年,老人的一般開資雖說不大,在醫療費用上卻是可大可小。因此,近日的週未遊行訴求總是離不開〝強積金未能保障退休生活〞和〝增加長者醫療費用補助〞。

然而,長壽卻可讓我完成多幾件想做的事情!總是正面的!



圖:《大樹下》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永不踏足西藏

數月前,前輩到西藏旅遊,專程去看曬佛節,卻因〝觀禮〞的〝善信〞過份激動,險象環生,旅遊團導遊為了避免前輩及一眾團友作出無謂的〝血祭〞,便撤退到佛祖五指不及的遠處,隔著長空觀禮...

上月,前輩及其隨員在其畫室內,分享了他們此行的影像成果...壯麗的天山、精緻的唐卡、神秘的經幡、莊嚴的佛殿...是難得一到的好地方,前輩更極力推薦我到西藏一遊。

然而,我對前輩說:「多年前,我也曾考慮到西藏一遊,然而,當年的西藏需要辦〝入藏紙〞,當時我在想:「為什麼中國人到中國的地方,還要簽証!」也許當時西藏視香港的華人為異邦人吧!於是乎,我就立下了決心,從此不踏足西藏!」

當然,前輩不明白我為何對〝入藏紙〞如此反感,他又怎知道我在幾十年前,拿著【香港身份證明書】(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Identity) 到加拿大求學,曾被當地的移民官訓斥為無國籍人士,當時的屈辱感受至今猶新。回港後再遇到〝入藏紙〞的漠視居港華人,怎不氣人!

我再對前輩說:「我情願到尼泊爾。」

圖:《彩幡》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情願平凡

不知道是那一年,我再背著照相機,在西湖的堤上遊走。

那是一個冬日的黎明,晨光灑在湖面,把早已凋殘的一片荷塘掃上耀目的金光...然而,我總覺得金光與傲骨不配。

還記得我曾欣賞過黄永玉早期畫的荷,在平凡中充滿著豐神異彩。卻於幾年前,在香港藝術館看見他當時畫的荷,已塗上了大塊大塊的金彩,一下子便把荷花仙子打落到凡間,成了庸脂俗粉...

我情願平凡、也不要平庸!



圖:《殘塘墨褪》2005年攝於杭州西湖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舞起來

晚上,走過元朗劇院,遠見窗廚內有幾個舞蹈員的身影,還以為真人在擺 pose ,走近才發現是真人比例的貼紙。

我曾在中學校慶時彈過木結他,唱過民歌與聖詩,也曾任學校銀樂隊的鼓手...

然而,我卻不懂得表演藝術。

圖:《舞者》photo taken on Moto EX128
試聽:陳慧嫻 演繹的【跳舞街】http://www.1ting.com/player/7f/player_61293.html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走過的門

【走過的門】是我首個個人攝影作品展覽的展題,那個時候只懂得狹義的攝影藝術,對廣義的藝術還是一知半解,在藝術畫廊舉辦個展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因此,我在籌備期間戰戰兢兢,本著學習的心接受及理解策展人的意見。

當初我預備了兩組作品給策展人挑選,其中一組就是帶著濃厚生活味的「門」。把展題決定下來以後便是撰寫〝創作意念〞( artist statement ),專業的策展人找來了一位專業的藝術文章撰寫人與我合作,我便與那位正在大學裡選修藝術的專業撰寫人見面,我給她口述我的〝創作意念〞及介紹我的作品,一週之後,我的首篇〝創作意念〞文稿便面世了。

〝物不忘人的足跡,門,本身就是一種生命, 記錄着從古至今人們的故事,人類的文明及生命力...〞

圖:《誰的故事》攝於長莆聖若望小堂

【走過的門】展覽內容:2005 Journey of Life Across Doors 走過的門 - State of the Arts Gallery, Hong Kong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過門

那日雨天,我在鄉間走了一個早上,拖著疲累的臭皮囊,站在祠堂內避雨。雨水在簷沿滴滴答答地掉落在天井的石板上,吸入了幾口潮涼的空氣,有點受了催眠的感覺…放眼地堂上的水光泛影,望盡意識中的時空物象…

在不斷地重複的雨水、潮涼、水影、物象、時空之中,在祠門外突然走過一位小沙彌似的孩童,他的出現把我的意識轉投到另一個意境。於是乎,生老病死、因果報應、轉世輪迴、緣起緣滅...






圖:《意境》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空間

空,穴工也,指於穴內工作。間,日照門扉也,喻希望,起動。那麼〝空間〞的含義與一般的解釋如物理、航天、數學等等有著顯著的分別。〝坐穴起動〞有著強烈的修練氛圍,是精神意識層次的境界。因此那是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別。

從物理上的理解,空間與真空不同。空間有著無數人類感應不到的東西,也許要憑某些特殊的儀器才能接收部分,而存於空間之物因時間而起變化,因此,空間與真空之別在於前者的可變性。

空間是存在的必然形式,時間是存在的表現形式。兩者併存才發生運動。然而,在精神意識領域之中,思想運動卻超越時空的限制,這亦肯定了創作思維是自由的事實。

圖:《凝結的空間》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超越三維

在此之前,有些文章談及我對點、線、面的感覺。今天,就讓我說說我對體 (form) 的觀感。

點、線、面是在二維平面中的視覺表現。點是最基本的視覺元素,線是點的活動,而線的活動便成了面。然而,面在二維平面中活動卻仍然是面,面只有在三維空間之內活動才構成體。因為現實的體只存在三維空間之內。要在二維平面上模擬體的存在,光影及透視效果都是有效的手法。

在平面視覺媒介上表現體的〝存在〞算不上是挑戰。然而,若要表現體的〝存活〞,則非要動點腦根不成,因為〝存活〞的含義包括超越三維空間之外的象限,這可以包括時間、氣味、觸覺…


圖:《體》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水墨村莊

我喜歡探遊那些還有老房子的村莊,最好還有村民在村裡生活的舊村莊。在村莊內遊走,有點跟現實拉遠了的感覺。然而〝現實〞不是一個絕對詞,而是主觀處境的文字表述。當我遇見活生生的村民生活,甚至與村民溝通,成為村民的〝現實〞時,那種由不同〝現實〞所產生的矛盾感受,非筆墨所能形容。

我喜歡在陽光充沛或是細雨綿綿的日子裡探遊舊村莊,淡顏素彩的老房子與迂迴曲折的石板巷,總會令我滿載而歸…

我特別喜歡淡彩,猶以經歷過無數個風吹雨打的日子而退掉的色彩,那是顏料板或是 Photoshop上調不出來的淡彩,因為它們所調出來的是欠缺生活味的色彩。



圖:《光班》

成雙

週日隨標叔叔到元朗八鄉一帶訪尋古跡文物,在長莆村內新舊村屋交集之中找到了長莆聖若望小堂,小堂在一九二八年祝聖,至八十年代被廢置,是一座同時與祠堂共存一村的教堂。

走進聖若望小堂,發現小堂並沒有破爛,供信眾坐拜用的長凳有序地靠在兩旁的牆壁,露出了中央的一遍空地。在空地上擺放著兩輛自行車,柔和的陽光從小堂的窗外透進來,為那對自行車凝聚浪漫的氛圍...

曾幾何時我也曾有過一輛自行車【飛鴿】...

圖:《成對》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晨敘

眼見身邊不少有條件的朋友已陸續地退休,甚至有一兩位年紀比我還要小的,亦在最近正式下了崗,他們退休後的生活似乎比上崗時要多姿多采得多。

那天探過東莞潢涌村黎氏大宗祠後,咖啡癮忽起,便往市集方向走去尋找,在一個T字路口有一所無名牌的祠堂,祠堂外坐著好幾位長者,他們似乎都在陶醉於那股和諧共聚的氛圍之中,對我拍攝他們的舉動竟然無動於衷。

我心有所會,在回家路上會心微笑...退休後的生活不一定要多姿多采,仍有一班好友敘舊才是難得...

圖:《閒情》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看公仔箱

在東莞鳳涌村探遊,村民還是日不閉門,走過一間村屋,見屋內有四位村婦圍坐在〝公仔箱〞前,她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廣播劇。那情景令我回憶童年時,在西環住所附近的一間涼茶舖看有線電視節目,當時香港就只有需繳費的有線麗的電視,播放的都是黑白畫面。

已記不起涼茶舖收多少〝入場費〞,卻還記得那天正播放著馬師曾的戲...







圖:《聚精會神》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牛墟與人體彩繪

在『橫瀝牛庄』內有【牛。人彩繪】的表演,海報內容如下:〝體繪藝術家為牛隻和人體畫上時尚華麗、色彩斑斕的外衣,展示人類與牛有生以來的親密合作伙伴關係,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展示傳統的橫瀝牛市與現代化的對接。〞(摘自東莞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特刊)

同行人問:「牛墟與人體彩繪有何關係?」我答:「大概是因為從前這裡除了有賣牛隻的墟市之外,還有賣女子的墟市。被賣的女子一如被賣的牛隻,身上都是被塗上油彩以資區別。」

心想:「當您走過〝牛行〞,看見買賣牛隻的人不留情地棒打牛隻,及他們只想拿到好價錢,買到便宜貨的〝市賄〞咀臉之後,您怎可能會理解特刊中所說的〝人類與牛有生以來的親密合作伙伴關係〞呢!」

在人體彩繪現場,一位老婦說:「看見那些露體的女子們,我很心痛!」一位年青男子答:「又不是將她們如牛隻般屠宰,痛什麼?」...

圖:《展示傳統?》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百年牛墟】

今天隨【史蹟民俗探究會】到東莞橫歷,為的是體會當地【百年牛墟】的文化風情。

我們一眾在雨中走進當地的牛墟,現場已有上千頭牛被綁在樹下的圍欄上,不時有人手持棍子打在牛背上趕牛,經常有買、賣牛隻的人穿梭在牛群之中。我亦是那樣地持著照相機穿梭於牛隻之間。

如今的牛墟已改稱為〝牛行〞,〝牛行〞內雖有少許現代化改進,如機械大磅,運牛大卡車,等等,卻承繼了四百多年前的交易方式,在場有“牛經紀”為擔心選不到好牛的買牛人相牛。一般一頭牛的價錢為七千元人民幣左右,議好價後,買家便馬上用白油在牛背上寫上記認,隨即把牛拖走,而〝牛行〞則按比例抽取佣金。

圖:《買牛郎》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愛上不漂亮

香港的攝影愛好者特別熱愛外表漂亮的東西,荷花就是其中的一類。單在上週舉辦的藝術攝影聯展就有不少以荷花為題材的作品展示。也許,不少攝影朋友誤以為漂亮的主題可以蓋過作品的瑕疵。當然,這種想法肯定能蓋過有此誤會的攝影朋友。

多年前香港公園曾舉辦過一、兩屆的【荷花節】,展出從各地購買回來的荷花,放一些到水池內,也放一些在展場裡供遊人欣賞。事實上這些盆栽荷花始終未能在香港公園生根,自此之後便不了了之。荷花是澳門的市花,在當地根深蒂固,每年到了夏季,澳門的大街、小巷、公園、私地都盛開著漂亮的荷花,沒有必要為什麼【荷花節】。

最近聞說深圳有個頗大的洪湖公園,公園以荷塘翠韻為主題,在每年的六月亦有舉辦【荷花節】。也許在這入冬的季節裡,我要探訪洪湖公園內的殘荷...

圖:《殘塘去白》

Monday, November 7, 2011

藝術攝影聯展 之 後感 (變調版)

在這短短三天的皇家攝影學會香港分會的藝術攝影聯展 2011中感慨萬千。

在參與程度上出乎意外,上文提到因名位關係,有影響力的皇家攝影學會會員杯葛香港分會的活動,導至只有不到一成的香港會員參展。雖然大部分參展的學員因怯場而未能出席導賞活動,卻未有因此而影響整體的凝聚力。這現象多少反映香港本土攝影會的山頭文化並未污染展場,名譽僅沖昏了杯葛者的頭腦,並沒有沖昏了展出的作品。

至於會員的展品則可作為一套不錯的攝影教材,例如黑白作品上大片大片的黑位不能沒有半點層次;過度數碼修飾會使畫面出現明顯的拼貼痕跡;把作品過度圖案化能減弱立體感,失去攝影作品的特質;畫面切忌雜亂無章,以及欠缺光影效果等等。若拿那些有問題的作品去投考皇家攝影學會的名銜試,能合格的機會必定渺茫。

在個人得益上,我總算對香港的攝影文化多了點認識。

圖:《展場》

Sunday, November 6, 2011

藝術攝影聯展 之 卸展

三天的攝影聯展於晚上結束。令我失望的是大部分的參展者未有出席現場的導賞,那種態度實在不敢恭維。現場就只有幾位會員及籌委向觀眾講解。

有位 Fellow 級師兄不快地對我說;「也許這將變成師生展,我們為什麼要幫人家作嫁衣裳!明年我不會再參展。」我好奇地問:「在香港的皇家攝影學會有二百多人,本地的攝影學會也不止十家八家,為何參展的會員及到場參觀的學會朋友那麼的少?」師兄苦笑著說:「不少圈中前輩在這裡分不到位置,便來攪杯葛,不參與。圈中爭名上位的人多的是,那有真正攪攝影藝術的!」心想:「中國人的社會總是要名、要面子。幸好我不是那些圈中人,也重未參加本地的攝影會。」

在此多謝眾多好友到場觀賞!

圖:《打包》

貴人

在虎門郭真人祠內,有一小廟堂,丁方不夠十平米,內設有小案檯,檯上散佈著香燭飛灰,似乎有好一陣子未有善信來朝,在青磚堆砌的牆上貼滿了朱紅色的紙俑,朱紅早已變調,呈現出淡素的棕褐五彩,看似一幅併貼藝術品。

細看紙俑,上寫著〝貴人〞二字,似乎是信眾苦主祈求貴人相肋打救,將〝貴人〞貼於廟堂內恭奉,以示虔誠。

心想:「苦主既能玩弄〝貴人〞如紙俑於掌中,又何需〝貴人〞救助?」

圖:《救救紙俑》

Saturday, November 5, 2011

藝術攝影聯展 之 開展

【藝術攝影聯展 2011】在今天正式開幕,一眾籌委主持開幕式,將一串彩色氣球刺破,猶如砲竹的聲響把整個展場都鼓舞起來。之後,就是參展者的大合照,據說大合照將會發送到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總會存檔。簡單的茶點;融洽的討論;靜心的欣賞,都是現場的氣氛。

在現場與一位相熟的前輩談論影藝,期間前輩邀請我參與明年的【黑白情懷攝影聯展】,我帶著意外的心情答應了...

赴慶功宴前,發現掛在展板上的名片被觀眾取去約三十餘張,便加添了一些名片...

明天是導賞日,也許會有更多遭遇。

圖:《百色齊破》

文明

用〝紅白藍尼龍手抽〞存放展品是去年【藝術攝影聯展2010】卸展時的臨時應對方案,誰知那套20吋x20吋x9吋大小的展品,以手攜方式從九龍的尖東帶到新界的西北是如此地費力!

我在今屆的【藝術攝影聯展2011】作了一些建設性的改進,索性將〝紅白藍尼龍手抽〞機械化,為手抽加上了兩個在公元前50世紀發明的車輪,就這樣把八成以上的重量都壓在新石器時代的文明之上,乘下來不到兩成的重量就握在我這個公元21世紀的文明人的掌上。佈展那天,我拖著那座穿越70個世紀的展品包,一直從新界的西北走到九龍的尖東...

〝紅白藍尼龍手抽〞載著的都是一些攝影的原始元素...光與影。


圖:《穿越70個世紀的原始元素》

Friday, November 4, 2011

藝術攝影聯展 之 佈展

今天是《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香港分會主辦的【藝術攝影聯展2011】的佈展及首日展覽。在現場就有好幾位學員及會員為各人的作品佈展。展板分配以抽簽方式進行,我的展板位於展場入口右邊最後的第二位置,剛好在兩條橫樑之間,照明充裕。

當工作人員拉好了水平中央線之後,我便開始為我的作品上板,期間同一手指被鏡架背後的掛線穿破了兩次。心想:「這乃〝歃血為盟〞,是誠意滿溢之兆。」

一小時後佈展完畢,手指卻還在痛...至今亦然!

圖:《待上位》

餘暉

在〝逆水流龜村堡〞中探遊,在西北橫向小巷中有一破落房子,在門外察覺到房內有東西走動,剎那間,我的防衛意識以極速上載到我的整個腦袋,把蒼翠欲滴的創作思維都癱瘓了...

當理性的思維上崗後,才發現空置的房子內有燕子一雙在飛舞...必定是我嚇壞了牠們!心想:「過客是我?還是燕子?是日照迎我來?還是燕子待主歸?」我最終還是踏進了房子,找我的感觸。燕子也安靜了下來,打量我這個莽漢...


〝旅食驚雙燕,銜泥入此堂。應同避燥濕,且复過炎涼。
養子風塵際,來時道路長。今秋天地在,吾亦離殊方。〞【雙燕】-唐 杜甫


圖:《待主歸》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藝術攝影聯展 之 備展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香港分會主辦的【藝術攝影聯展2011】即將在本週五開展。此屆共有十五位會員及十六位學員參展。這是我第二次參展,今屆明顯地比上屆有了改進,例如加入了學員的展出、作者在現場為觀眾導賞、參展者各獲贈學會 T-shirt 一件、開展禮後設有慶功晚宴等等項目,都是籌委努力為會員服務的成果。

今天再次接到籌委主席的電郵,要求各參展者帶備個人照片一張,貼在作品介紹掛板之上。為此,我翻箱倒籠了半天,終於讓我找到了一幅尚可的大頭照片作公開展示。






圖:《沒有雜念的年代》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殺着

在虎門【禮屏公祠】內發現兩盤殺局,其中附圖的殺著頗為面熟,自己亦有多次遭遇此殺著...

...綠子以中封炮封鎖紅子以士擋車的一著,而紅帥亦動不得綠車因綠將已封著去路,紅子敗陣...

對上一次下棋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也忘記了當時是敗還是勝?對手是誰?

為什麼放下了棋盤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是我還是對手的問題?

圖:《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