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最後的一刻裡,只想把不如意的過去洗擦掉...
就留下有意義的部分,為下一刻的渺茫導航...
謹向各位博上的友好獻上祝福,祝願諸位在2012年裡活得更有意義!身心安康!
圖:《一生美好》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約會
Friday, December 30, 2011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隔寞
話說上週日與畫家前輩出席鯉魚門創意館開幕禮,在開幕前離開現場,到鯉魚門三家村遊走,經過一輪光影的沖刷,終於把那借藝術之名辦社區中心的不快感一掃而空…
前輩說:「遊三家村不嘗其海中鮮,怎向家人交代?」我說:「錯過創意館也罷,錯過了海中鮮實為憾事也!」於是乎,我們便坐在靠海濱的一間鮮館,進行那無憾的樂事…
是我先挑起了本土藝術的話題…提及中國當代藝術家方力鈞光頭像的玩世式嘲笑;岳敏君大口笑自畫像的笑對無奈;曾梵志面具下的傷痛;張曉剛全家福的時代面譜等等的代表作,他們的創作靈感均源自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年代,以至今天特權階級的批判。為什麼香港當代藝術家就沒有這等層次的本土藝術作品出現呢?
這次入院小休,帶了前輩的著作「藝壇風雲錄」作伴,其序以〝香港有藝術家,但沒有香港藝術?〞為題,亦引出了香港藝術缺乏本土意識的現象。
圖:《沒有連接上》
再者:此博文一直沒有寫好,延至病床上才補上...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殺校與創意
在2008年的春天,我與一眾社運的朋友走到鯉魚門,為教會的社工小組在區內做家訪。當時的鯉魚門海濱學校正面臨結束長達62年的辦學工作,原因是當年的教育統籌局向該校下了〝殺校〞令,海濱學校於2008年8月31日正式停辦。在〝殺校〞之後,空置著的校舍被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向政府承租,在賽馬會贊助下校舍被改建為「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從藝術家網絡中接到邀請出席於昨天(十二月二十日)舉行的創意館開幕禮,畫家前輩亦在被邀請名單之內,我便約了前輩一同赴會。我們在創意館現場逗留不到一小時,便在開幕前離開了現場 …因為主辦單位在接待與佈展方面的安排工作上強差人意…
我們相信創意館只是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並不是什麼藝術及文化創意基地。也許它們所謂的創意就是〝以藝術之名活化學校的軀殼〞!
圖:《受害者》
有關鯉魚門的博文:
一雙鞋子 (Apr 26,2008);攝影講座 (Apr 05,2008);《感受鯉魚門 》之 《捉螃蟹》 (Mar 04,2008) ;痛快的一天 (Mar 02, 2008)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畫面分割
在平面視覺藝術作品的構圖上有所謂〝畫面分割〞,字面解釋就是將二維的畫面分割成多於一個的畫面。
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時期,就盛行以〝黃金分割〞作為作品上主要元素之間在大小或位置上的此例,故此〝黃金分割〞又稱為〝黃金比例〞。〝黃金比例〞在當時廣泛被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及設計等領域上。〝黃金比例〞是一個數學的術語,表述兩個元素的比例,它是一個除不盡的值,大約等於1.618。(註)
畫家前輩所創的現代水墨畫面分割則與〝黃金分割〞無關,他是要表現同一主題的兩種狀態,是在精神層面上的分割。
圖:《日與夜》
註:〝黃金比例〞: 假設有兩個線段a和b,如果它們的長度a+b/a的值等於a/b,即a+b/a=a/b=1.618,a和b中間就是黃金分割點。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Sunday, December 11, 2011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遠走尼泊爾 之 緣起
Thursday, December 8, 2011
Tuesday, December 6, 2011
Monday, December 5, 2011
【哺光、觸影】攝影講座 之 備展
Sunday, December 4, 2011
當代視覺藝術展
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在首屆藝術節中為駐場的藝術家們攪了個當代視覺藝術展,被策展人所挑選出來的參展藝術家共四十一位。中心行政總裁侯婥琪在【對呀!門打開了 Yes, the door is open! 】的免費場刊的簡介中有以下一段〝籌辦「JCCAC藝術節」目的之一,是通過藝術節期間進行的展覽和各式藝術活動,讓藝術家近年的努力成果得以集體發表。〞
當天我走進了【對呀!門打開了 Yes, the door is open! 】當代視覺藝術展的展場參觀,之後,不相信自己的雙眼,再一次進場參觀。然而,還是覺得大部分展出的作品的水平未能達到我期望中的層面,假若那些作品是代表〝駐場藝術家近年的努力成果〞的話,那麼駐場的藝術家們似乎要加把勁地去創作。
在離開那扇〝打開了的門〞的那一刻,腦裡忽然浮現出在2008年於中央圖書館展出的【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師生視藝展2008】的感覺。那次展出的是來自多間中、小學的視覺藝術師生的作品,現場頗有香港藝術館主辦的【香港藝術雙年展】的氣氛,人們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整體表現是認真的、有心的、創意的,而且有部分作品的水平確實超越了目下那些〝駐場藝術家近年的努力成果〞!也許駐場藝的術家們可向那些中、小學的視覺藝術教師問教,積極地為下一屆藝術節做好準備,不要只求領取那三千元的展覽津貼而參展。
圖:《淪為婚紗照拍攝場地的創意藝術中心》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師生視藝展2008】網扯:http://hksea.org.hk/program/HKVAEF0708/activity02.htm
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藝術節
在部分駐場藝術家反對加租金的陰霾籠罩之中,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在本週五展開了為期兩週的藝術節。除了部分駐場藝術家開放其工作室之外,中心亦為駐場藝術家攪了個【當代視覺藝術展】,特地請來了一位積極研究本土藝術的博士作為策展人,策展人為藝術展改了個《對呀!門打開了 Yes, the door is open!》的名字,從文字內容與標點符號來看,我總覺得那是一句不太得體的說話,多少帶點怨氣...
為了參與畫家前輩的畫室開放活動,我這兩天也來到現場。只見訪客的數目跟兩年前的開放日比較明顯地少了,氣氛亦大為遜色。我與前輩在他五樓的工作室外往下觀望,只見中心的一樓大場擺放了售賣藝術作品的桌子,猶如賣工藝品攤檔...閣樓被小童群益會佔據了,展示一些新移民的美勞「集作」...期間,有一對新娘及新郎在一樓大場拍攝婚紗照...
於是乎,一連串的問號便由我們的談話中產生出來!〝那是推動 high culture 的地方嗎?〞;〝還是美其名將藝術變成大眾文化?〞;〝藝術不是拉動文化的嗎?〞;〝為什麼眼下的所謂創意藝術竟被 low culture 拖下了馬呢?〞〝是那位「積極研究本土藝術的博士策展人」的作為嗎?〞...
圖:《藝術的背面》
註:附圖取得如此貼題的名字,皆為Leesa 的留言啟發,謝謝 Le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