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的便利性正在模糊專業與業餘的邊界,徹底改變了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其核心優勢在於:隨身攜帶的「口袋相機」; 智慧化降低技術門檻;創作-編輯-分享的一體化閉環;低成本拓展創作可能性;社會屬性與視覺表達民主化。
儘管便捷,手機攝影仍有限制,例如:小尺寸感測器弱光錶現較差,物理虛化能力有限; 手動模式不如相機直觀,長焦多依賴數位變焦(畫質衰減)。 我的解決方案是專注手機擅長的領域(紀實、生活小品、光線充足場景)。
手機攝影的本質是讓視覺表達回歸本能,所見即所拍,所拍即所享。它的便利性不在於取代專業相機,而是賦予每個人「看見並記錄世界」的自由,讓攝影從科技儀式變成生活呼吸的一部分,好讓眼睛、心靈、頭腦更開放,更敏銳(註1、2)。
註1:「照片是用相機拍攝的,這是一種錯覺……它們是用眼睛、心靈和頭腦拍攝的。」-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It is an illusion that photos are made with the camera… they are made with the eye, heart and head.” – Henri Cartier-Bresson
註2:「生活就是你的藝術。一顆開放、敏銳的心就是你的相機。」- 安塞爾亞當斯 “Life is your art. An open, aware heart is your camera. ” - Ansel Adam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