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ion of Bendick Leung 梁萬斯 的 閑思
點線點點,點點線...線點線點,線線點!點點點點,線線線...點點線線,線點線?圖:《線線點》
感激您的诗兴大发,差点把我的一篇胡扯变成了「残荷诗体」!此文只凭一时兴起而写下,真不敢称之为「叠字诗」。您说得对,〝多离谱的解读都有可能〞!那麽我便大言不惭地尽舒己见,唯望各位纲上高人一笑置之罢了!图中画面为深秋残荷,〝表象〞是一片死寂,似是生命的尽头。然而,残荷却酝酿著无限的生命力,实为生命的源头。据此,残荷的〝意象〞是死而後生,生源於死,生死相纏...图中残荷的〝形态〞是线与点的交织,点是停顿、含蓄、结束,是起点也是终点,点拥有无限的方向性,是希望,亦是线的一端。点在活动时遗留的痕迹便成了线,因此,线是生命的迹象,亦是活力的表现,线拥有无限的变化可能,是自由、开放、距离。因此,点是线的源亦是线的端,点连成线,线即是点,点就是线。残荷的〝表象〞、〝意象〞与〝形态〞均在启示永恒不息的生与死、因和果。玄一点的说法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禅一点的说法是〝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那麽您看见的图可以是只有点、或全是线。而那首两个字的「叠字诗」,实在只是一篇写满了单字的东西...感谢您的赞赏!
对!很高兴您也能感受到那种生死相纏、来去如空的意境。:)
不知为何?我不能在您博客上载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3 comments:
感激您的诗兴大发,差点把我的一篇胡扯变成了「残荷诗体」!
此文只凭一时兴起而写下,真不敢称之为「叠字诗」。您说得对,〝多离谱的解读都有可能〞!那麽我便大言不惭地尽舒己见,唯望各位纲上高人一笑置之罢了!
图中画面为深秋残荷,〝表象〞是一片死寂,似是生命的尽头。然而,残荷却酝酿著无限的生命力,实为生命的源头。据此,残荷的〝意象〞是死而後生,生源於死,生死相纏...
图中残荷的〝形态〞是线与点的交织,点是停顿、含蓄、结束,是起点也是终点,点拥有无限的方向性,是希望,亦是线的一端。点在活动时遗留的痕迹便成了线,因此,线是生命的迹象,亦是活力的表现,线拥有无限的变化可能,是自由、开放、距离。因此,点是线的源亦是线的端,点连成线,线即是点,点就是线。
残荷的〝表象〞、〝意象〞与〝形态〞均在启示永恒不息的生与死、因和果。玄一点的说法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禅一点的说法是〝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那麽您看见的图可以是只有点、或全是线。而那首两个字的「叠字诗」,实在只是一篇写满了单字的东西...
感谢您的赞赏!
对!很高兴您也能感受到那种生死相纏、来去如空的意境。:)
不知为何?我不能在您博客上载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