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30, 2013

「棄像堆候群症」

圖:《棄像堆之異客》
有人說,「棄像」原為家宅守護神,受家宅香火,為家宅擋災,日久生靈氣。然而,一旦被家宅不恰當地遺棄,也許因此而積怨。而某些本身未曾開光的「棄像」,則易被山魂野鬼附身,趁機吸吶人間香火云云。

我拍攝「棄像」時總帶著一顆求真的心,目的在記錄文化的演變,並無惡意破壞,亦無心存藐視,只想做好這件事情。然而,我在拍攝「棄像」的過程中,也遇上了一些沒有心理準備的事情。

那天,走進了幾株大樹下的「棄像」堆,正在開機時就聽到了幾聲可怕的怪鳥叫鳴,感覺似有幾隻飛鳥在樹上跳躍,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某日,踏入一座舊式涼亭,亭內一隅擺放了不少「棄像」,因為「棄像」堆的空間有限,調校三腳架時分外困難,當我把著照相機拉高三腳架的中軸棒時,連在中軸棒上端的盤頭鬆脫了出來,心想:「那枝法國名廠 Gitzo 三腳架怎麼會出現此問題?莫非是」心裡雖然有點驚愕,還是專心地完成了那次的拍攝工作。

在「棄像」堆內拍攝,令我最難忘的經歷就是在近距離與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接觸,事實上我被白紋伊蚊身上的白紋及其優雅的足肢所吸引,也許我是染上了「棄像堆候群症」吧!

Monday, April 29, 2013

「棄像」情懷

圖:《五年前後》
因緣際會,有幸參與一班攝影前輩在六月舉辦的黑白攝影展,以什麼為題呢?用攝影機記錄香港文化的演變是我多年來走的多種路線之一,也是充分地利用攝影的紀實性的一種選擇。於是乎,我便選了一套有關被棄置在街頭的神像 (棄像) 的紀實攝影組相參展。

我對「棄像」產生興趣最早可追溯至20085月,那天我在網誌【雜念集】上開始上載一些有關「棄像」的圖片及文章(見附錄) 。為了此次展覽,我再走一遍曾經在多年前走過的「棄像」堆,從新以黑白菲林拍攝一輯作品,本以為手到擒來,得心應手,誰知道事隔多年,「棄像」全非,一些曾經擺放著大堆「棄像」的地點,至今已是片甲不留心想:「那正是「棄像」文化的演變過程,幸好當年已記錄了那種場面!」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部分區議會開始關注「棄像」對市容的影響,發動了一些取締行動,那現象也許與部分從鬧市遷入新界的居民的反應有關吧。

為此,我樂於擴大我的拍攝版圖,到各區尋覓正在消失中的「棄像」堆

附錄:

走在「白千層」的舊路上 () May 27,2008
走在「白千層」的舊路上 () May 31, 2008
  July 3, 2008
【尋找香港攝影文化專輯】第二期  April 2, 2011
被遺棄的神像  June 20, 2011
馬灣村 大街  Sep. 7, 2011
http://bendickleung.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07.html

Sunday, April 28, 2013

揚州夢 之 心動

圖:揚州城內最後的竹織水壺
揚州的紙扇是出名的,然而,在舊揚州城內的紙扇大都是一般庸俗的行貨多,偶然遇上了一間紙扇店有賣上過百元的佳品紙扇,卻還是沒有我喜愛的黑色紙扇,最後還是回到南京才找到,是以油紙製造的,我便一口氣買了四把自用。

揚州不是沒有令我心動的東西,抵埠那天,我便一直被酒店對面的竹器店外吊著的一隻竹織水壺吸引著,竹織水壺外型一如有手柄的熱水壺,是套在無手柄的熱水壺上使用的。店子老板指著那隻吊起的竹織水壺說:「整個揚州城就只剩下這一隻!」我卻看見店內還有兩隻,心想:「也許還有其他店子可選擇。」之後的幾天,每逢走過竹器店我便入內尋找類似的竹織水壺,最終還是徒勞無功!於是乎,在離開揚州前的晚上回到原來那間手作竹器店,店內沒有人,等了不久,一對中年男女來到店外,他們指點著那隻掛在店外的竹織水壺。不一會,二人見店東回來,便搶先向店東購買那竹織水壺,店東隨即在店裡拿出來那兩隻我在首日見過的竹織水壺給二人看,那兩隻竹織水壺所用的竹條明顯地是漂白過的,沒有那種竹器表面的棕黃色澤,而且在設計上與吊在店外的那隻明顯是不同時期的產品,我正在擔心我心儀的那隻棕黃色竹織水壺被那二人買去,誰知那二人竟嫌棄掛在店外那隻污穢及陳舊,選購了一隻全新的。我暗喜!二人走後,我買下了那隻掛在店外的棕黃色竹織水壺,店東還打了八折給我!

Tuesday, April 16, 2013

揚州夢 之 煙雨

圖:《煙雨矇矓》小秦淮河
瘦西湖是揚州著名的美景,在地圖上看,她更似于餘曲折的河套區,因為她太大了,瘦西湖上設有「乾隆御舫」方便遊人遊覽,而我卻選擇最原始的遊覽方式。因時間與體力所限,我就在最近酒店的南端慢步了一圈,其間的感受,足以滿足我此行的來意

依水的海棠忙於爭妍鬥豔,搖曳的垂楊隨意迎風招展,浮潛的魚兒樂得自在消遙,飛舞的粉蝶尋覓醉生夢死

旁人見我這麼認真地拍攝便問:「瘦西湖能比美西湖?」我笑說:「看心情吧!此刻我的心情美極了!」旁人大聲笑著回話:「你說得對!」還與我握手以示認同

黃昏,離開瘦西湖時走了一段小秦淮河堤,小秦淮河與瘦西湖、舊運河是相通的水道,小秦淮河就只有二十餘米闊,兩旁種植了不少樹木花卉,以海棠及垂柳最雅緻,而兩岸樹立了不少民居,多為老房子,河堤上行人稀疏,偶有雞犬遊走,亦有飛鴿在上空盤旋,這又是另一番美意!

第二天,再續未走完的小秦淮河堤,微雨下得有點像霧,心感妙哉:「天公不就是要我感受煙花裡的揚州!」小秦淮河兩岸的景物依舊,卻顯得那麼矇矓

Monday, April 15, 2013

揚州夢 之 溫飽

圖:《正宗揚州炒飯》
我入住揚州的廣陵區,正是舊揚州城的所在,酒店位於舊城正中央的一條舊街上,而酒店的一段是新建的購物飲食區,只有少數商戶進駐,而街的其餘景物還是那麼地舊揚州。酒店的左鄰是道地的菜根香菜館,不到二百碼的舊巷內便是遠近馳名的富春茶社,瘦西湖、小秦淮河、舊運河、東關街、各方城門遺址、各個名門大園都是徒步可及,讓我成為一個臨時的揚州街坊

揚州吃的都是淮陽菜,口味偏鹹,我刻意地在菜根香菜館叫了一碟揚州炒飯,揚州炒飯給我第一個印象就是著名的揚州三把刀之首「廚刀」的功力,炒飯裡的所有配料都被廚刀」切得細如柳絮,比飯粒還要小,除了米飯之外,看不透有那些配料。於是乎,我便小心翼翼地咀嚼每一口揚州炒飯,企圖靠自己的味蕾尋找「真相」,主觀結論如下:雞蛋、午餐肉、海參、竹筍、豆干、甘筍...

我竟然在出發前忘記了江蘇有我愛吃的燒餅,直至走在揚州的街上才發現那久遺了的燒餅。在連雲港的日子裡,我幾乎沒有一天不吃燒餅,我最愛吃的就是肉鬆燒餅和芝麻糖燒餅。在酒店不遠處就有一間名叫黃橋燒餅的店,燒餅店位於十字路口的轉角位,店子只有十平米大小,卻有八至十位師傅在店內忙不過來,我每次走過店外都看見排長隊的街坊。黃橋燒餅沒有芝麻糖燒餅,卻有桂花糖燒餅,黃橋燒餅外皮香脆,而內皮較連雲港的鬆軟,桂花糖的桂花香味令我一咬難忘。之後的幾天,我的早點就是燒餅配咖啡。

Wednesday, April 10, 2013

揚州夢 之 緣起

圖:《春暖花開》攝於瘦西湖 on  Pansonic LX5
數年前,旅居連雲港的時候曾想過到揚州走一躺,當時正是煙花三月,大小旅館早已爆滿,因為訂不到房間而把那念頭擱置。直至上月因為要清掉去年的大假,便決定了在復活及清明節期間到揚州走走。

出發時香港已下了兩週多的雨,還以為清明時節的揚州總會是陰雨寒冷的天氣,想不到四天裡有三天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的天氣。亦因為氣溫回暖,湖伴、河邊正在百花齊放,柳枝亦長出點點新葉,為廣陵舊城增添生命氣息

我入住揚州的廣陵區,正是舊揚州城的所在,酒店位於舊城正中央的一條舊街上,而酒店的一段是新建的購物飲食區,只有少數商戶進駐,而街的其餘景物還是那麼地舊揚州。酒店的左鄰是道地的菜根香菜館,不到二百碼的舊巷內便是遠近馳名的富春茶社,瘦西湖、小秦淮河、舊運河、東關街、各方城門遺址、各個名門大園都是徒步可及,讓我成為一個臨時的揚州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