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自設的「涯」

好友來電閒談,談及《思辯藍圖》中《呂壽琨手稿》裡豐富的美學、藝術哲學的材料時,他有感而發地說:「前人的學問包羅廣泛,怎能學得會?」頗有點《莊子•內篇》所提到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之感。

人活了幾十年,也學習了幾十年,循序漸進,歸根究底式的學習態度也應該適當地來個調整。今天我再也不會刻意地追求某位大師的思想,或是深究某種理論的意義。我會更著意那位大師的思想或是那種理論的意義能否對我有所啟發,因為經過啟發後的思想及意義才是屬於自己的,那怕所得的與原意不符,那怕只是斷章取義。

不少朋友以緊隨某某大師某某理論為榮,滿口不是〝我畫的是畢加索抽象〞,就是〝我寫的是大寫意〞,彷彿衣、食、住、行都要套上別人的名堂,說得好聽一點是「忘我」,說實在些是「沒有己見」。

盲目尊從前人的學問,對人類的知識並沒有幫助,只會令人類知識變成死水一潭。唯有不斷從前人的學問中得到啟發,尋找創新的路,填平自設的「涯」,才有活水進來。

圖:《誰在困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