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的思想中,修養即修心,是指通過內心反省去培養完善的人格,而修為即修身,是指經過修煉後所得到的成果。中國聖賢孔子認為德行的修為必須經過七個遁序漸進的修身階段,在《大學》中提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就是接受了“止於至善”作為人生的目標。既然確定了志向就不會再分心妄想,遇事亦不會慌亂,就能夠事事細心思量,最終可以達到諸事合當。
中國近代著名學者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在《人間詞話》中認為古今之成大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做學問成大事業者,先要定立明確的目標,對事物的概貌有所了解。然後,經過一番辛勤工作,持著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的意志。繼而以反復追尋的精神去探究,才會豁然貫通,才能悟出道理,達到做學問成大業的最高境界。
就以上兩位先賢對修身、成大業、大學問的見解都有其異同之處,在方法上均可作為藝術修為的借鏡。
台灣雕刻家朱銘博士說:「藝術是修為,學習過多,如果不懂得「丟」,就總是會活在別人的影子裡,懂得丟而不斷修為,才能有自己的風格,也才有生命,而且是別人偷不走,仿不來的。…技術可以學習,內在涵養是需要修為。」朱銘前輩所指的就是反復追尋、豁然貫通、悟出道理的修為方法。他亦指出學習與修為是兩會事,藝術修為不是指技術而是指內涵。
圖:《慮》
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淺談藝術修為 (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