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評論家 楊衛 的短評集中有一篇名為【沒有靈魂的現代性】的文章,其中有以下一段:〝...現代性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拿來充當了靈魂不在的修辭...(在)「現代」的飄揚旗幟下掩蓋的不是別的,恰恰是曾經作為主體的有血有肉的人。〞
德國文學評論家 本雅明 在其【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文章中一再強調:〝靈光不能忍受任何的複製。〞在談及藝術作品的獨一性時他又指出:〝...藝術作品一旦不再具有任何儀式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靈光,...而最初原有的實用價值也表現在儀式中。〞
兩者所指的〝沒有靈魂〞或是〝失去靈光〞的藝術作品均關聯到〝有血有肉的人〞與〝原始的實用價值〞之上,簡單地說就是關聯到〝生活〞之上。這亦是我在上文提到我在【南蓮園池】中感到不〝自在〞的原因。
我在遊園途中遇到不少被攔阻的通道,亦有一些類似〝如非光顧,不准入內〞的告示,最終未能感受半點以唐代詩人 柳宗元 提出的「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為原則的設計概念。園林的原始實用價值在於提供一處可遊的天地,讓人遊走於迂迴曲折的林蔭石徑,偶遇 陸游 所描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可惜那些一切都被無知的園林管理所抹殺!因此,【南蓮園池】不只是一座沒有靈魂的仿製品,它更是一座欠缺〝原始實用價值〞的園林。
在2006年11月14日,香港佛教聯會會長為【南蓮園池】主持開幕。我欲借佛典用語〝觀境自在、作用自在。〞的字面意義來譏喻【南蓮園池】的「觀境不自在、作用不自在」的不濟境況。希望會長見怪不怪。
圖:《是柱還是樹》攝於【志蓮淨苑】
Monday, May 9, 2011
沒有靈魂的軀殼 (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