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沖了杯越南出産的咖啡喝著,並拿了幾件由英國帶回來的fudge品嘗,是姨甥女送來的手信,都充滿著濃郁的人情味。
Thursday, September 4, 2025
開卷有益 - 審美是一生的修行
我每天踏健身單車鍛練,亦是開卷的時候。最近收到了三本有關審美的書籍,手上的這本由徐悲鴻大師所著的《審美是一生的修行》,共有256頁,我剛看完其中的191頁,了解到大師在歐洲修藝的艱苦,及大師提倡的新藝術運動,有以下所得:
徐悲鴻的藝術理念核心是 以科學寫實精神復興中國藝術,透過中西融合實現傳統的現代轉化,並賦予藝術強烈的社會使命感。他的實踐不僅重塑了20世紀中國美術的面貌,也為全球化脈絡中的文化認同探索提供了重要範例。
Saturday, August 23, 2025
Thursday, August 21, 2025
Tuesday, August 19, 2025
專業與良心
數月前欲带上 Rolleiflex SL66 相機外影,不知怎的shutter 鎖上了,到上週才拿去尖沙咀的「相機維修中心」維修,維修師傅一開始說他現在不修這種相機了,但想了想,還是聯絡了另一位維修師傅,一分鐘後他吩咐店員為我開單,並對我說若能修好,費用也要過千元。今天中心來電,説相機沒有壞,不用付費,師傅說只是 shutter 潤滑油有點乾,所以卡著。
我在對上一次交收時,聽到店員正在聯絡客户說"你的相機沒有問題,只是電池壞了,不用收維修費,配個新電池就好。"
心感:有良心的維修師傅才算是真正的專業!
Sunday, August 17, 2025
Thursday, August 14, 2025
Sunday, August 10, 2025
Saturday, August 9, 2025
Tuesday, August 5, 2025
Sunday, August 3, 2025
Saturday, August 2, 2025
Friday, July 18, 2025
Wednesday, July 16, 2025
花卉攝影的嚮往
花卉攝影確實是一種能觸動人心的藝術形式,它承載著對美、生命和瞬間的深切渴望。這種嚮往,我太理解了,它可能源自於捕捉轉瞬即逝的美麗,探索微觀世界的奇觀,表達內心的情感與詩意,挑戰技藝與創意的邊界,發現平凡中的不凡,創造純粹的美與視覺享受。
這份對花卉攝影的嚮往,本質上是對美、生命、創造力、以及內心寧靜的一種追尋。它提醒我放慢腳步,用心觀察,用光影去捕捉和歌頌那些短暫卻無比珍貴的生命瞬間。往往在鏡頭與花朵相遇的旅程中,收穫滿滿的驚喜與感動。當我按下快門,定格水面上顫動的花瓣,或是逆光中半虚不實的花顏時,那一刻我不僅留住了春天,也成為了春天本身。
Tuesday, July 15, 2025
手機攝影的便利
手機攝影的便利性正在模糊專業與業餘的邊界,徹底改變了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其核心優勢在於:隨身攜帶的「口袋相機」; 智慧化降低技術門檻;創作-編輯-分享的一體化閉環;低成本拓展創作可能性;社會屬性與視覺表達民主化。
儘管便捷,手機攝影仍有限制,例如:小尺寸感測器弱光錶現較差,物理虛化能力有限; 手動模式不如相機直觀,長焦多依賴數位變焦(畫質衰減)。 我的解決方案是專注手機擅長的領域(紀實、生活小品、光線充足場景)。
手機攝影的本質是讓視覺表達回歸本能,所見即所拍,所拍即所享。它的便利性不在於取代專業相機,而是賦予每個人「看見並記錄世界」的自由,讓攝影從科技儀式變成生活呼吸的一部分,好讓眼睛、心靈、頭腦更開放,更敏銳(註1、2)。
註1:「照片是用相機拍攝的,這是一種錯覺……它們是用眼睛、心靈和頭腦拍攝的。」-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It is an illusion that photos are made with the camera… they are made with the eye, heart and head.” – Henri Cartier-Bresson
註2:「生活就是你的藝術。一顆開放、敏銳的心就是你的相機。」- 安塞爾亞當斯 “Life is your art. An open, aware heart is your camera. ” - Ansel A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