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5, 2025

兒童與原始人的藝術

又是那位熱心攝影朋友的分享——他傳來一則新聞,標題寫著「四歲獲健力士紀錄」,說的是四歲的葉晴在上個月舉辦的《小葉晴與綠色香港對話》攝影展。

我對兒童藝術產生興趣,其實是源於我的女兒。她小學時畫過一幅《小狗》,雖然線條稚拙、不成比例,卻能讓人感覺到那是一隻快樂的小狗。那幅畫後來獲得了中國兒童水墨畫比賽的銀獎。

四年多前,我在中國美術學院的書店裡,發現一本名為《和孩子一起享受藝術》的書。作者林菁菁是藝術家,也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在書中記錄了孩子從九個月大與兩歲起所創作的畫作。書的序言中寫道:

「天真和純樸是做人的基礎,也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兒童美術中最重要的是真。惟其真誠,不矯揉造作,觀眾才能與作品交流對話。」

這讓我想起英國藝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在《藝術》(Art)一書中提出的觀點:

「原始藝術之所以動人,在於它不受描述性再現的束縛……你找不到精確的複製,卻能看見充滿意味的形式。」

兒童的創作之所以動人,在於他們表達的直接;原始藝術之所以深刻,也在於其純粹,未受過多技巧與世故的干擾。

也許,我們都該自問:當四歲的小葉晴連相機的開關在哪都還不清楚時,我們這些精通攝影術語、手握比 Sony Alpha DSLR-A700 更高階器材的人,是不是也該偶爾放下過於熟練的技巧與世故,重新找回那份純粹創作的勇氣?

2008年2月22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