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我說:「最近跟一些影友談起拍攝時使用M、S、A mode 的問題。有位影友好強調正確的拍攝技巧應當經常使用M mode。可是我的習慣在生態拍攝方面,我有時用S,有時會用A,要視乎所拍攝物像是動或靜,反而很少用M mode。當拍攝動態時,我想如果用M mode,在一息間要顧及兩個調整,實在來不及,那麼原何還要堅持用M mode。這使我思考著這個問題,究竟使用M mode的意義何在﹖優點又在那處呢﹖希望您指教一下。」
我在剛買的一本書上看到一個標題《怎樣畫不重要,畫什麼很重要》。我就借用這個標題的含義回答朋友的提問。我首先簡單地解釋曝光及曝光模式(因字數太多,曝光模式就不錄了),然後將我使用數碼相機的方法提供給朋友作參考。
曝光是視乎作者對影像呈現的亮度的主觀需要而作出相應的調控。所謂主觀調控也包括主動地使用自動曝光模式 (P)。舉例:曝光理論的權威 Ansel Adams 的一件黑白作品“White Branches” (註) 中的主體枯樹幹,就以幾乎等於白紙看不見紋理(zone 8 至zone 9)的亮度呈現在作品之上,他目的是要真實地表現鹼化了的枯樹幹及平衡作品的整體反差。
影響曝光的變數有光圈、快門、菲林或感光體的感光指數(ISO or ASA)及現場亮度。使用數碼相機時,我的常備曝光模式是設在P,拍攝時我會調校曝光補償 (+/-鍵)作整體亮度調整。然而,當我便用質素較差的鏡頭時或要求影像作後期“極度放大”時,我會使用光圈先決曝光模式(A)將光圈設在f8、f11或更小值 (視乎現場亮度)。當景深或快門是主要的表現條件時,我還是盡量使用A或快門先決曝光模式(S)及+/-作自動曝光。我的方法就是先要「動手」處理一些大問題,就將小問題讓給相機「自動」處理,這樣我就可以專注於創作了。當然我也有在數碼相機上使用手動曝光模式的時候。
我認為要駕御先進的數碼相機,完全使用手動曝光模式不一定是上策。有意識地及適當地運用科技配合創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怎樣拍攝不重要,能拍攝到什麼才是重要。在同一本書上提到一個哭笑不得的事實:「“我們都是神槍手,但每一顆子彈都找不到心目中的靶子。”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此類身懷絕技的「高手」處在有力無處使的窘境。」“手高眼低”或是“眼高手低”都不可能創作出有意義的作品。
註:“White Branches, Mono Lake”by Ansel Adams
http://www.anseladams.com/index.asp?PageAction=VIEWPROD&ProdID=1022
圖:《曝光儀》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曝光「疑」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