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未陽光普照,我踏著「飛鴿」朝著「花果山」的方向出發。由住所到花果山的沿途都有單車專行道,可以一邊走一邊看景物,不愁危險。從市郊的路上回望市區更能感到城市發展的速度與規模。
經過一段上坡道後便到達「花果山」的收費亭,我並沒有打算入山,就在山下的「大聖湖」附近遊覽。「大聖湖」由一條堤壩蓄水而成,也許是因為近月雨量少,湖已乾涸了一半。我站在湖伴喜見東岸遠處聳立著一座雄渾古樸的佛塔,向路邊老翁打聽去路後便踏着「飛鴿」沿崎嶇的落坡小路向湖邊佛塔走,在半路上才心感不妙:「回頭時要走上坡路,苦矣!」
到達寺前見橫扁以楷書寫著《海清寺》三字,那座共有九級八面的古塔就屹立在寺內中央的平臺上,塔名《阿育王塔》〔註〕。古塔被四週正在修建的圍牆包圍著,沒有大雄寶殿、沒有羅漢堂、沒有禪房、也不見僧眾與修建的工人,就衹有一些古木與佛塔為伴。不足1.8米的我就站在40米高的佛塔前與塔神交。在那一刻的世界裏似乎就祇有佛塔與我的存在。
之後,我便帶著一心的喜悅輕鬆地走在上坡的回頭路上。
註:據資料顯示,〝海清寺阿育王塔建於宋天聖元年,(1023年)素有「大唐第二至尊」之稱,塔高40.58米。阿育王塔內的碑記說:〝天聖二年(1024年)正月設供僧八百五十人,天聖三年(125年)設供僧九百人。〞可知其鼎盛時期高僧雲集,香火旺盛。
圖:《留下了掛慮》
Wednesday, March 4, 2009
佛塔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2 comments:
咦,花果山上可有水濂洞?
聽說真有其洞,我卻還未入山確認。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