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走訪快將清拆的牛頭角下村及蘇屋村,希望找點創作靈感。在牛頭角下村走訪了幾位街坊,其中衹有兩位樂意告訴我有關他們的一些生活片段。
陳伯坐在升降機大堂,手上拿著一雙羽毛球拍及一壺水,看管他的孫兒在地上玩耍。陳伯:「我入住這裏已有三十多年了。現在住所單位有這大。」他用手勢在升降機大堂內表示了單位的大小,大概有十餘平方米吧。我:「獲安置的新單位是否一樣大小?」陳伯:「聽說較現在的大,但租金就貴多了。」我:「平常有那些消遣?」陳伯:「我早上五時半起床便出門,先到淘大後面運動場附近的神宮拜神(註),之後就在附近步行運動至七時便回家,吃太太的粥。」
張伯坐在他放滿鐵器的舖前忙著剪鐵線。我蹲下與他平肩說:「請問你做的是什麼生意?」張伯:「我原來是打白鐵、做鐵欄的,但現在生意不好做。」我:「為什麼有這多廢鐵罐擺在舖前呢?」張伯:「是街坊給我的,我每天拿去廢料店賣廢鐵。」他帶著少許傲氣地說:「在附近的一間廢料店錢平,我就到遠一點的去賣好一些價錢。」我:「做打白鐵多久了?」張伯:「我在1951年隻身從廣州來港,在新填地街近街市街的打白鐵店入行做學徒,當年該處附近還有兩間戲院,第一新戲院及光明戲院。」我:「‧‧‧」張伯:「我直到69年才入牛頭角下村開店。在過往制水時期,我就用鋅鐵打水箱賣,當時的生意很好。」之後我找了路過的行人替張伯及我拍了一些合照。
到達蘇屋村已是下午四時半,走進「杜鵑茶餐廳」,要了一件法國西多士及一杯熱的港式奶茶,索性做個中西文化交流的食客。侍應很快就將奶茶送到,口裏喝著奶茶,眼在四處遊走,拿著照相機拍了幾張。之後一份「港式法國西多士」就放在眼前。邊吃著那件充滿了國籍矛盾的多士,邊聽著幾位茶客與老板的談話。茶客:「這裏清拆後到那裏開檔?」老板笑說:「可能要到新疆開檔了。」一輪笑聲之後,茶客:「你在這裏做了多久?」老板:「足三十年了。」茶客:「我在這裏也住了二十六年了。」茶客結賬走了。我在結賬時問:「請問老板貴姓?」老板:「我姓周。」我:「你真的要搬到新疆開業嗎?」老板笑說:「我跟茶客開玩笑而已。這裏到2011年便清拆,我會在外邊找地方繼績我的餐廳。」我:「這餐廳是你父親開辨的嗎?」老板:「不!都是我一手開辨的。」之後周老板就告訴我一些這裏的情況。在離開前我為他拍了照。
註:相信是佐敦谷遊樂場旁的福德伯公古廟,是恭奉土地公公的廟宇。
Thursday, May 1, 2008
走訪舊村
圖:《蘇屋村》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