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不多攝氏三十度的初夏裏,繼續沿著「白千層」的舊路往北走。有一段路面明顯地高於旁邊的建築,估計最大落差超過十米,相信是為了避免路面在大雨時被水淹沒吧,那在十米下的房子在大雨中又將會怎樣呢?正想到這裏,突然一股殺氣擦身而過,是一輛貨櫃拖車風馳地駛過,那股強大的氣流迫使我退到行人路的另一邊。人家說:「行船走馬三分險」。我想:「行人路上竟也有七分慌」。
雖然有點亂了方寸,腳還在不停地往前踏步。原本藍藍的天空,驟然變得黑氣沉沉,刮起了風,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註)之氣氛。幸而附近就有一所建在路邊的廟宇,廟宇的門半開著,便踏進了廟門,門後是一個十平方米不到的天井,天井兩旁並沒有廂房,過了天井便是神壇,就衹有一進,還沒有弄清楚神壇上供奉的是那一位普薩,一場大雨就落了下來。廟門外來了一位避雨的居民,他說:「沒有影響你拍攝吧?」我說:「啊,並沒有。」他再說:「這廟宇已有過百年的歷史。(香港)政府還未有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我說:「看得出。」他繼續說:「當年政府要改善道路,要求將廟宇退後讓路,居民齊起反對,最後政府衹好改道修建。」
怪不得古廟竟築在臨灣的路上,而玄關亦開在距離路邊不到一米之處。
不久,小巴停在古廟前,那位熱心的居民上了車。
望著小巴留下的一縷輕煙,想起了《咸陽城東樓》的另一句「行人莫問當年事」。我作為路過的行人,沒有問及古廟的事,竟然也知道當年的一段事蹟!我不禁暗地裏笑了起來。之後便著許渾詩中悲慨之情,感受廟宇蕭剎之氣(圖)。(待續)
註:《咸陽城東樓》 唐 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 ,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圖:《蕭剎的一隅》
Tuesday, May 27, 2008
走在「白千層」的舊路上 (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