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在書堆中撿了一本書,書內輯錄了「第六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內所發表的三十九章論文。其中一章是虞若飛(註一)的著作《走出沙龍、走向原野 - 關於中國攝影人世紀取向的散思》(註二)。他認為“中國的攝影已經被一個失去活力的大沙龍囚禁著。‧‧‧大沙龍裏充滿著惰性、功利和僵化的思維、單調的運動,‧‧‧」於是他把中國攝影的弊端歸納為四點:一、題材狹窄,風格單一;二、遠離生活,缺乏真情;三、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四、見地淺薄、胸無大志。
臺灣的姚瑞中(註三)在其著作《臺灣當代攝影新潮流》的「前言」中提到“臺灣早期攝影家過度依賴對象物、迷信昂貴攝影器材及攝影沙龍制度的影響,‧‧‧使得大眾對「攝影」的認知、仍停留在工具層面以及滿足「視網膜愉悅」的感官刺激上。整體攝影環境的封閉‧‧‧”(註四)。他歸咎於當時(直至九十年代後期之前)臺灣的攝影美學及理論的貧乏。
兩岸在當年的攝影發展都受到各自的攝影文化所影響。而「攝影沙龍」似乎是兩岸的共通問題。「攝影沙龍」起源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歐洲,是模仿巴黎的繪畫沙龍的攝影展。當時「攝影沙龍」的主指在於推動藝術攝影的發展及証實藝術攝影的合法性。後來卻由美國攝影學會(PSA)及國際攝影聯盟(FIAP)將其變成一個相當規範性的國際攝影展。
虞若飛針對當時中國攝影的狀況,提出了改善“必須從攝影人個體入手,實現三個轉化:業餘意識轉化為專業意識、體意識轉化為個體意識、工匠意識轉化為文化意識,及做到三個提高:提高文化人格品位、提高攝影理論水平、提高藝術理想境界”(註二)。而姚瑞中在其著作中提到,三大攝影美學經典的中文譯版(註五)在1997年同時登陸臺灣,推動了臺灣的本土攝影理論思潮,亦帶動了攝影創作發展系統的改進。今天兩岸的翻譯本及原著攝影理論書籍及文章已到了目不暇給的地步,而兩地的藝術館亦展出了不少具實驗性、多樣化、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攝影作品。
然而香港的攝影情況又是怎樣呢?香港《攝影雜誌》總編輯伍振榮曾在《向攝影前前輩致敬》一文中形容香港的攝影文化為「自閉式的攝影文化」,他擔心“香港枯萎中的攝影文化、香港的年輕攝友有沒有當攝影師或攝影家的夢想、‧‧‧太強的自尊、太多餘的無謂自信和自卑、香港的攝影老師不發表、‧‧‧”。他不知道“默默為攝影文化做工作的人在那?”,為有感慨“尊敬的攝影老人家仍要撐場”(註六)。香港攝影的現況似乎與中、臺的攝影舊貌差距不大。也許,本地的攝影有效法兩岸的攝影發展路向的必要。
註一:虞若飛,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著名攝影理論家。共有100多篇攝影理論文章在“中國攝影”等國家級攝影專業刊物發表,在攝影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論文“直覺的藝術“一文入編” 1989-1994年攝影藝術論文集“ ,論文”走出沙龍走向原野“ , ”構建攝影理論平台策劃設想“分別被評為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攝影理論年會優秀論文。 2004年作了“攝影的可能”的學術發言。
註二:摘自《世紀攝影論壇精粹--第六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攝影出版社,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部編,2001年版
註三:姚瑞中,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理論組畢業,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及許多國際大展,從事小劇場、電影、美術史教學、藝術評論、策展等工作。其作品主要探討人類生存的荒謬處境,代表作品為「行動三部曲」。
註四:摘自《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遠流出版,姚瑞中著,2003年版
註五:Walter Benjamin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Roland Barthes的《明室鏡語—明室攝影札記》、及Susan Sontag
的《論攝影》
註六:摘自《攝影雜誌》2007年2月號,第239期
Wednesday, May 7, 2008
兩岸三地的攝影簡況
圖:《心障》攝於杭州雷峰塔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