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沿著新界西北的舊馬路遊走,是小時候隨父親到新界曾經走過的路。當年種植在路旁的「白千層」(註)現在已長大得可以擋著大半邊的行人路。不知是樹長大了,還是人成長了,總感覺目前的路面變得特別的狹窄。當年還有水牛趕田的寧靜馬路,已被趕關的貨櫃拖車替代了,於是馬路就變得嘈雜、兇險。沒有車輛行走的時候,舊路上仍然可以聽到車輛行駛的噪音,噪音是在旁邊新建的高速公路傳來的。社會的進步雖則為市民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卻付出了心靈的安逸。
在起步點不遠處,有一大堆神像及神位,都是被曾經供奉祂們的「善信」所遺棄的。當天就遇到一位「善信」正在遺棄一尊白觀音,「善信」在眾尊像中找了一個在大前方的位置,將白觀音像放好,更方便了「善信」本身。「善信」焚香禮拜後便繼續上路,遺下了還未燒盡的香火及方便蚊蠅滋長的器皿(圖),莫非這就是「好生之德」?(待續)
註:有關「白千層」的資料如下: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5%8D%83%E5%B1%82
圖:《被遺棄的一尊白觀音》攝於新界西北Shot with Canon G7 at P program ISO400 -1 stop exposure compensation.
Tuesday, May 27, 2008
走在「白千層」的舊路上 (一)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