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9, 2008

有內容的表現形式

在剛結束的個展〔註一〕中,有「山」及「門」兩組作品。其中的《門神魅影》,是年初到福建旅遊時拍攝的。地點是泉州的蔡氏古民居〔註二〕,建築群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建,清宣統三年(1911年)竣工。現存較完整的宅第共16座,建築多為穿斗式結構,硬山或捲棚屋頂,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當地人稱之為「大厝」。為了迎接遊客的探訪,各個宅弟均將門亭打掃得十分光鮮,卻減少了應有的古樸味。

當導遊宣佈了「自由」活動後,團友們便要在那一小時的「時限」內遊歷近百年的歷史文物。香港人平常訓練有數,當然可以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在機緣的安排下,讓我遇到一些未經打掃的側門。遠看門上遺留著的一些門神、標語、揮春的痕跡,在形式上跟抽象表現主義畫家 Mark Rothko 馬克‧羅斯科〔註三〕的作品有點相似。當然,羅斯科以沒有內容的色塊來表現其內心的感受,而那些門上的遺跡卻是充滿著歷史內容的色班。這也許就是攝影所能捕捉的及獨有的「有內容的表現形式」。

在兩年前旅遊青島時也曾有類似的經歷,也是在年初的時候,在山上剛巧碰到下雪,遠處的山林在雪花中呈現了一幅近似另一位抽象表現主義畫家 Jackson Pollock 傑克遜‧帕洛克 的作品〔註四〕。帕洛克 的作品以「行動繪畫」的方式來表現他的內心世界著稱。

而《雪飄》〔圖〕亦是一幅「有內容的表現形式」作品,它藉著雪的飄動與枯樹的自然交織,揭示了一個「縝密」的境界。

註一:《山門魅影,歷史留痕》攝影展 http://www.bendickarchive7.blogspot.com/
註二:蔡氏古民居 http://www.sozhen.com/group/viewphoto42.html
註三:Mark Rothko 馬克‧羅斯科 http://www.pinkart.com.hk/pureart/Mark%20Rothko.htm
註四:Jackson Pollock 傑克遜‧帕洛克 http://www.pinkart.com.hk/pureart/pollock.htm

圖:《雪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