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6, 2008

「理想化」的印象

在觀察景物的時候,能引起我注意的東西往往與我記憶中一些難忘的印象有關,在目光接觸的剎那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現代的認知心理學家們認為,我們對世界的事物與想法的豐富經驗,能在我們的記憶中形成廣義的印象,或「理想化」的印象。在基模(schemata)理論中,「理想化」的印象就是基模,基模代表一個畫面,一件事件,或一種想法的結構,是由豐富經驗所組成的結構。當我們看見一個小孩的畫面時,我們的腦就啟動了「小孩基模」,通知我們可能看到的一些小孩特質及這些特質的互動。每當我視目前的景物為藝術品時,我的腦便會啟動「藝術品基模」,幫助我尋找在景物中有意味的藝術符號或深層的意義。

若是腦海中並沒有「藝術品基模」,或是心目中無藝術品,當然就很難在現實中找到有意味的藝術符號。有藝術前輩稱「在現實中找到有意味的藝術符號」的眼睛為「藝術家的眼睛」,而「攝影家的眼睛」更勝一籌。因為在攝影家的「藝術品基模」中也包含了由透過攝影鏡頭經驗得來的變焦式視野。

圖:《電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