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的南部有流水、小丘、竹林。走近竹林便傳來了簫声,那簫声並沒有調子,只是一連串的單獨音符而已,想必是一位在努力練習的新手。我慾看新手的廬山真貌,卻在竹林內走了一圈也尋找不到其踪影。莫非新手的輕功了得,跳上了竹杪之上躲藏?尋尋覓覓之間在竹林的一條小徑上發現了十一個數字,數字下方寫着「辦証」二字,在國內的各大小城市都有類似的「作品」在展示,究竟那些人需要辦証?辦的是什麽証?是那個機構發的証?辦証的費用是多少?辦証的手續又是怎樣?...這些問題實在是超越了這《十三個數、字》(圖)的表面型式。心想:「一件上乘的藝術作品能夠帶引觀賞者超越作品表面的型式,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然後了解作者的意圖。然而,眼前的這《十三個數、字》與藝術作品之別又在那裡呢?其實這又回到“藝術可以是什麼”的問題上。」
《十三個數、字》的作者意圖很明顯,就是圖利。也許有些當代藝術家的意圖也是一樣吧。
我拿着手機按下13812337103 ,很快便接通,對方說:「找誰呀!」我說:「是辦証的嗎?」對方:「...」之後便掛了線。據一位當地人說,那些所謂「辦証 」都是辦假証及假發票的不法分子,價錢約為五十元一張証,政府為了打擊這些壞分子,除了假裝買証之外,更取締了那些手電號碼。
圖:《十三個數、字》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連雲港的印象(四)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