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6, 2008

沒有源頭的出路

與畫家前輩談及香港當代藝術家並沒有像國內的當代畫家一樣創出了一條以文革為背景題材的作品路線,那些都是有中國地域性及反影社會現象的作品。當然那些作品的好與不好是另一個問題。在文革期間香港亦經歷了一次暴動,也經歷了政權的移交,然而,當代藝術品並沒有重點地反影這些變革,更是談不上以此為主流題材。不少香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表面型式都是帶着外國的地域性及別人的社會文化,似乎非要拿他人的根續到自己的腳上不可。在植民地時期,港英式的教育令學童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當年的中國近代史課本都是寫到了辛亥革命便止步,之後的百年歷史都是在報章上的左左、右右中了解。在港英時期學童所感染到的西方文化亦十分表面,主要是宗教及一些英國式的小故事,當然也有The Beatles 及 Bee Gees的歌曲,都是英國文化的極少層面。

多年前因工作關係到過巴西的馬瑙斯市(Manaus)兩次,其中一次參加了一個熱帶雨林經驗工作坊,在亞馬遜河上遊的森林內行走,教練訓示我們每走一段路便要回頭望,把走過的路留下一過印象,以便回程時不至走錯路。同樣地,某些當代藝術家只懂得往前發展創作,而沒有回顧自己與生俱來走過的路,他們將會在創作的路上迷失方向。沒有源頭的出路將會是迷路。

圖:《出路》攝於元朗舊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