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曰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像攝影行業名師表彰大會之中,我發表了以下一段簡短的攝影工作體會(攝影藝術觀)。
“ 近代中國著名學者王國維的《境界說》是評論文學作品的最高標準,而「情」和「景」是構成「境界」的根本元素。 「情」與「景」能渾然一體,就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情」即是作者所表露的思想感情,要創造「情與景渾」的高「境界」,必須真切自然。
這一套美學理論,對我們攝影家來說,有著很大的啟發及意義。 真切自然指的是真實、忠實、寫實,一幅欠缺真切自然的照片,所表達的就是假情、假景,必難有佳作。「刻意求形,形於下品」。我認為一幅好的照片,是能够直接喚起觀眾的感情,而不是引起觀眾對某景物的聯想。 「神似」比「形似」更勝一籌。”
王國維 的《境界說》與英國藝術評論及哲學家 克萊夫‧貝爾 (Clive Bell)的《審美假說》有點相近。克萊夫 認為成功的藝術作品的共同屬性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就是這種「有意味的形式」激發了觀眾的審美情感,而不是用形式來傳達信息和觀念。王國維所說的「情與景渾」似乎就是克萊夫‧貝爾 所表達的「有意味的形式」。巧合地兩位都是同一年代的文藝理論家、哲學家。(註)
註:王國維1877 - 1927;克萊夫‧貝爾1881 - 1964。
Tuesday, March 11, 2008
「情與景渾」與「有意味的形式」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